陈秋岩诗集
二卷。元陈宜甫(1255-1299)撰。籍贯不详。曾为世祖侍从。成宗时又为晋王僚属。《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其诗大抵源出元白,虽运意遣词少深刻奇警之致,而平正通达,语无格碍,要自不失为雅音也。”有《四库全书》本(自《永乐大典》辑出)、《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清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
二卷。元陈宜甫(1255-1299)撰。籍贯不详。曾为世祖侍从。成宗时又为晋王僚属。《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其诗大抵源出元白,虽运意遣词少深刻奇警之致,而平正通达,语无格碍,要自不失为雅音也。”有《四库全书》本(自《永乐大典》辑出)、《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清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
二百二十五卷,欧阳修、宋祁撰。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省)人,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金石考据家,又是著名的散文家、经学家。所谓“荻画学书”,即以
① 二卷。清皮锡瑞(详见《尚书大传疏证》)撰。该书目的在于通经致用,因此取经传异同及汉唐以来学者的论辨,加以折衷,断以己意,不作艰深之论。在阐发《春秋》的微言大义之外,又取其中与时代情势相近及关系政教
一卷。清代孔毓焞(生卒年不详)撰。孔毓焞字如霆,晚号纲斋,山东曲阜(今山东曲阜)人。乾隆贡生,官至州判。笃心儒家修身之道,学无门户,以躬行实践为宗旨,致力于六经、性理之学。著有《人谱续》、《律吕考略》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顾人骥修,沈成国纂。宋宁宗嘉泰二年知县黄葵首修县志。宋理宗开庆改元知县钟绍安再修。明成化二年知县萧宏、弘治六年知县徐绶、万历七年知县杨万春先后三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见袁淑真《阴符经集解》。
二十三卷。清刘宝楠(1791-1855)撰。宝楠字楚桢,江苏宝应人。著有《释谷》四卷、《汉石例》六卷、《宝应图经》六卷、《胜朝殉扬录》三卷、《文安隄工录》六卷、《愈愚录》、《清芬集》十卷、《宝应文征》
四卷。清张英(详见《易经衷论》)撰。此书不载《尚书》全文,仅于每篇标立题目,逐条说解。其所说解,计虞书六十三条、夏书三十二条、商书五十二条、周书一百六十七条。该书说解,博采前人旧说,不为门户所拘,亦不
十卷。南朝齐王琰(约454-?)撰。王琰字号不详,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幼年在交趾,从贤法师受五戒。还都。泰始末移居乌衣,曾游于江都、峡表,齐建元元年复还京师,卒年不详。王琰是佛教徒,据书前自序称:幼
四卷。清朱昌寿撰。朱昌寿字西泉,浙江省仁和县人。此书乃朱氏据家藏秘册及世所罕传诸图,略为校勘而成。其第一卷为易义例。包括互卦说、变卦说、之卦说、反对卦说、旁通说、爻辰说、元吉大吉解、贞悔解、贵贱考、爻
五十二卷。清周在延编。在延事不详。该书取《朱子语类》中《四书》诸卷刊行,无所损益,亦无考订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