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阳城县志

阳城县志

①十六卷。清杨善庆修,田懋纂。杨善庆字必干,湖南兵阳县人。举人出身,乾隆十七年(1752)任阳城知县。按阳城县志,自创修于明嘉靖后,入清以来,顺治一修,康熙二修,此为三修。此书为四修。《阳城县志》乾隆二十年(1755)刻本。此志体例简明,对旧志舛错脱漏做了不少补充订正。然立目而不分纲,未为尽善。②十八卷,首一卷。清赖昌期修,潭沄、卢廷壶纂。赖昌期字际云,湖南善化县(今长沙)人,同治七年(1868)任阳城县知县。《阳城县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全书十八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建置沿革;卷二天文;卷三至卷四方舆:山川、城池、疆域、关隘、津梁、形胜、古迹、官署、坛庙、冢墓;卷五赋役:风俗、税课、丁户、里甲、物产;卷六学校;祀典、图考、乐谱、舞容;卷七职官:表、传;卷八至卷九选举:科甲、武科、仕籍、荐辟、褒恤;卷十至卷十一人物:宦业、忠节、孝友、文苑、义行、隐逸;卷十二至卷十三列女;卷十四至卷十七艺文;卷十八兵祥、杂志。卷首有图、序。此志较旧志内容丰富,考核精审、体例完善。该志可称之处有三:一是采用开方计里法绘疆域图,纠正了前志“建置沿革”中的错误;二是职官分类直书为一表总览,又节省篇幅,又一目了然;三是物产类,不作类目式的简单罗列,而是详略适宜,主次分明,既指明产地、用处、又详明来由。此外志中记载了明末王嘉胤、紫金梁等农民起义军在阳城活动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元丰类稿

    五十卷。宋曾巩(1019-1083)撰。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少时聪颖,读书即成诵,十二岁作六论,援笔立成,深受欧阳修赏识。嘉祐二年(1057)与苏

  • 诗韵释要

    五卷。清周兆基撰,周睢园校订,朱兰重辑。兆基字莲塘,辑《诗韵释要》一书。周氏门人王睢园为之校订,朱兰重辑刊行。清代设科取士,经义策对而外,并重诗赋,是书盖为制举所编。依《佩文诗韵》而使之简约,每韵之下

  • 妙法莲华经疏

    一卷。宋代竺道生(355-434)撰。道生,一般称为生公。本姓魏,钜鹿(今河北省钜鹿县)人,寓居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自幼颖悟聪慧,依竺法汰出家为僧,随师姓竺。是我国晋宋间的义学高僧。他有过目能诵之

  • 然后知斋四书五经答问

    二十卷。清梅冲(生卒年不详)撰。梅冲字抱村,安徽桐城(今桐城县)人,梅谷成之孙。嘉庆举人。梅冲少承庭训,粗闻先人结论,未能竟学。后从李云门游,稍得门径。除本书外,尚著有《庄子本义》二卷、《勾股浅术》一

  • 江表志

    三卷。宋郑文宝撰。郑文宝(953-1918)北宋汀州宁化(今属福建)人,字仲贤,一字仲玉。太平兴国八年进士。仕南唐,官至校书郎。入宋,久督西北边军粮运,官至陕西转运使。曾献《河西陇右图》。多次参与对西

  • 学案

    一卷。清王甡(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王甡字无量。金坛(今属江苏)人。此书的宗旨为救补姚江学派之失。首录《四书》之文,列为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学案。继以朱熹的《白鹿洞规》,次以程端《蒙董铢学则》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方言》之全称,详见“方言”。

  • 伤寒论注 伤寒论附余 伤寒序例新注 读伤寒论心法 迥澜说 时节气候决病法

    《伤寒论注》六卷,《伤寒论附余》二卷,《伤寒序例新注》一卷,《读伤寒论心法》一卷,《迥澜说》一卷,《时节气候决病法》一卷。清王丙(生卒年不详)撰。王丙字绳孙,号朴庄,吴县(今属江苏)人。贡生,幼年聪敏

  • 剑草

    一卷。明熊明遇撰。明遇,字良孺,进贤(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四十三年擢兵科给事中,旋掌科事,上疏极陈时弊,被劾与东林党通,出为福建佥事,迁宁夏参议。崇祯元年(1628

  • 竹汀日记钞

    三卷。清钱大昕(1728-1804)撰。此书是作者的札记,历十六年始成,主要内容为版本、金石考证及讲学等内容。卷一为所见古书,主要论述考订所见书籍之版本、卷数、内容等,涉及经史内容较多。卷二为所见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