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三十八卷。王掞、张廷玉等奉敕撰。康熙三十八年(1699),礼部尚书王掞、礼部右侍郎张廷玉等奉敕撰《春秋传说汇纂》,至康熙六十年始成。康熙《御序》云:“朕于《春秋》独服膺朱子之论。朱子曰:‘《春秋》明道正谊,据实事书,使人观之以为鉴戒,书名书爵亦无意义。’此言真有得者。”又云:“朕恐世之学者牵于支离之说而莫能悟,特命词臣纂辑是书,以四传为主,其有舛于经者删之,以集说为辅,其有叛于传者勿录。”此盖全书之宗旨。其所谓“舛于经者”,主要针对胡安国《春秋传》。此书之驳胡传,不遗余力,揆其原因,除胡传本身多臆测之说外,更主要在于胡传强调“尊王攘夷”,尤其强调“攘夷”之说。而其“攘夷”之论则多有感于当时金人对南宋之压迫而发。清为金人之后,故于此特别敏感。此外,因《公羊》有“革命”思想,故删削最多。所谓“集说”,则是引汉唐至明诸儒之说,计所引一百三十五家。而其引录之原则,亦针对胡传,即凡为胡传所弃者多录之,凡攻驳胡传者多录之。其书体例,先以大字标举经文,次以小字胪列《左》、《公》、《穀》、《胡》四传之文,最后为《集说》。首卷上篇为《纲领》,集诸儒之论为三部分:一论《春秋》经传源流;二论《春秋》大旨,经传义例;三论传注之失及读《春秋》之法。下篇有《王朝世表》、《列国年表》、《王朝列国世次》、《王朝列国兴废说》、《列国爵姓》、《列国地图》、《王朝地名》、《列国地名》,计八篇。其中《列国年表》尤为重要。《年表》仿《史记》年表之体例,内容则大抵抄自《春秋大全·二十国年表》,只是排列次序不同,是按尊王宗鲁及“周之宗盟先同姓”之原则排列。现存内府刻本、外省覆本、浙江书局本。

猜你喜欢

  • 沈氏农书

    一卷。明涟川沈氏(生卒年不详)撰。沈氏,湖州府(辖境相当于今浙江吴兴、德清、安吉、长兴等县)人,不知其名。《沈氏农书》主要讲述作者生活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书中包括五个部分。“逐月事宜”,为农家月令,分

  • 诗地理征

    七卷。清朱右曾撰。右曾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除本书外,右曾还有《周书集训校释》十卷、《汲冢纪年存真》二卷。在右曾之前,宋王应麟曾撰《诗地理考》六卷。王氏之作全录东汉郑玄《诗谱》,又旁采《尔雅》

  • 回疆志

    又名《新疆回部志》。四卷,首一卷。清苏尔德纂修。苏尔德字韬园,长白人,乾降三十四年(1769)奉命驻护喀什噶尔,为回疆极边之地。按回疆,即新疆,古为雍州外地,汉武帝时始通道,号西域。以天山以南为城郭,

  • 四书述义家训

    三十卷。清许如竹撰。如竹字淇园,别字柯亭老人,汜水(今河南荥阳)人。官至汤阴训导。笃信程朱之学,而对四书研讨尤精。是书每章先序白文,主说原本集注,次则贯穿诸家而自寓折衷,删繁就简,阐发紫阳之秘。所以因

  • 天香阁随笔

    二卷。晚明李介撰。李介字介立,江阴(今江苏江阴)人,生卒年不详,明末清初时在世。有人(丁文江)说他是徐霞客庶子,其母周氏不容于嫡母,有孕而出徐门,另嫁李氏,生李介,故李介又名寄;又因历明清两朝,故字介

  • 本事方释义

    见《类证普济本事方释义》

  • 外交部藏书目录

    七卷,首一卷。曹汝霖、许同莘等编。曹汝霖(1877-1966),字润田,上海人,中进士后授职六品奏任官主事。袁世凯政权时,首任交通总长、交通银行总理、财政总长,五四运动中被罢免。抗日战争时期在北平任临

  • 中庸私解

    一卷。清徐润第撰。润弟字广轩,山西五台(今山西五台)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是书乃润第与张廷鉴共读《蕺山语录》时撰成。蕺山之学,出自姚江,故书中推论姚江、蕺山讲学宗旨甚为流畅。

  • 孟子疏证

    二十二卷。清迮鹤寿(1773-?)撰。鹤寿字兰宫,江苏吴江(今江苏吴江)人。著有《齐诗翼氏学》、《帝王世纪地名衍》。是书有《正经界》六卷,《班爵禄》十六卷。《正经界》有凡例七则。分夏九州经界、夏九州分

  • 听松楼遗稿

    四卷。《附录》一卷。清陈尔士(生卒年不详)撰。陈尔士,字炜卿,又字静友,浙江余杭人,刑部员外陈绍翔之女。工科掌印给事中嘉兴钱仪吉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有道光元年(1821)刊本。书前有金孝维、王照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