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修兴化县志

重修兴化县志

十卷。清梁园棣修,郑之侨、赵彦俞纂。梁园棣,字友华,山西灵石县人。举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八年、三十年三任兴化知县,咸丰二年调任江都县。郑之侨,江苏吴县人。举人,道光二十五年任兴化县教谕。赵彦俞,江苏丹徒县人。廪贡生,道光二十五年任兴化县训导。梁园棣莅任兴化,正值邑人薛联元、薛树声父子著其志稿,大纲虽立,而条目犹阙,遂邀绅士辈在此基础上修成此志。其纪事主要自康熙二十三年至咸丰元年。此志亦遵《江南通志》体例,以十志为总纲。卷前有咸丰元年梁序、旧序、凡例、志目;卷一志舆地,其目八,为图说、沿革、疆域、风俗、城池、公署、古迹、祠祀;卷二志河渠,其目三,为境内河道、上游形势、泄水去路;卷三志食货,其目六,为田赋、户口、征辟、蠲赈、仓储、物产;卷四志学校,其目二,为学宫、书院;卷五志武备,其目一,为军制;卷六志秩官,其目十,为知县、县丞、主簿、典吏、教谕、训导、巡检、仓大使、武秩、宦绩;卷七志选举,其目九,为进士、举人、贡生、辟荐、封荫、旌叙、例仕、武进士、武举人;卷八志人物,其目十四,为列传、忠烈、教友、仕绩、儒林、文苑、武功、戚畹、封荫、卓行、尚义、隐逸、流寓、列女;卷九志艺文,其目五,为碑目、书目、古文、赋、诗;卷十志杂类,其目三,为方伎、仙释、外纪。此志河渠志一门目中,详载了境内黄河、洪泽湖、运河及沿途坝、闸、堤的情况,在全书占有突出的地位。其不足之处,在文、诗二目中多载外籍名人之作,而舆图中亦多有讹误。有清咸丰二年(1852)刻本。

猜你喜欢

  • 新校晋书地理志

    一卷。清方恺撰。方恺,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是书考证《晋书地理志》,指出其中许多谬误舛错,又根据沈约《州郡志》、魏收《地形志》、郦道元《水经注》,以及杜预、张华、京相璠、皇甫谧、刘逵等人著述辨驳校证,

  • 汪氏学行记

    六卷。清汪喜荀撰。喜荀字孟慈,原名喜孙,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官至河南怀庆府知府。喜荀高祖为镐京,曾祖良津,河南县志有传。祖父一元,曾旌表为孝子。父汪中,清史有传。喜荀称述先世懿德,编集名公先

  • 医经正本书

    一卷。宋程迥(已著录)撰。作者博通经史,著述甚多,此书系有感于邪说误人,为正世俗愚见而作。全书十四篇,首论唐、宋两朝医政,然后依次为论伤寒温病热病无传染之理;论五运六气感伤总名曰时气,亦无传染;论四时

  • 四书评本

    十九卷。清俞廷镳撰。廷镳字昌时,浙江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俞樾之祖。书首有恩锡序,书末又有其孙俞樾后序,并附鸿渐所为家传。后序称是编为初学设,不务旁征博引,但就正文注文,逐章逐节,逐字逐句,一一研求。

  • 陶诗析义

    二卷。明黄文焕(约1636前后在世)撰。其生平详见《诗经考》辞目。是书为黄氏狱中所著,主要内容是评论陶渊明之诗。前有作者自序。其析义分为:“练句练章,不专平淡”;“忧时念乱,不徒隐逸”;“理学标宗,圣

  • 证俗音

    一卷,北齐颜之推撰,清任大椿等辑。颜之推(531-590以后)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历任四朝,梁为散骑侍郎;齐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581-600年)中,太子召为学士

  • 华氏中藏经

    三卷。旧题汉华佗(约141-208)撰。华佗,别名旉,字元化,东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人。华佗一生不愿为官,坚持在民间行医。他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尤擅外科与针灸之术,医德高尚,医术精良,后世传

  • 数理精蕴

    五十三卷。清圣祖仁皇帝御定《律历渊源》第二部。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清圣祖),爱好数学与天文,在他晚年接受了泰州进士陈厚耀“请定步算诸书以惠天下”之谏,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下诏开蒙养斋,并赐

  • 陈玉几诗集

    三卷。清陈撰(约1736前后在世)撰。陈撰,字楞山,号玉几。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乾隆初年举博学鸿词不就,工书画,精鉴赏,游于江淮间。一生穷悲寡合,其诗多凄断怨咽之音。本编收入均是其中年所作。首为《绣

  • 春秋列国辑略

    不分卷。清王文源(详见《春秋世族辑略》)撰。该书撰成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未及刊行,后因鸦片战争之乱而散失。道光二十四年陈世珍于书肆中购得《春秋世族辑略》及该书,付梓刊行。该书不分卷,按《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