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述异记

述异记

①南朝齐祖冲之(429-500)撰。祖冲之字文远,范阳蓟县(今北京大兴县)人,南朝著名的科学家,以精确计算圆周率,造《大明历》,发明指南针而名闻中外,并擅文章,长著述,注释过《周易》、《老子》、《庄子》、《论语》、《孝经》等书,有《长水校尉祖冲之集》,五十一卷,至隋已佚。其《述异记》,《隋书·经籍志》著录十卷,现已散佚,约亡于宋。鲁迅从唐宋诸类书中辑得佚文九十条,载《古小说钩沉》。今又有梁任昉《述异记》与该书同名,但其内容重见者,仅有《梦口穴》、《园客》、《荀瑰》、《朱休之》、《历阳湖》、《封邵化虎》、《吴龛》等八条。又今存任书,多记神话传说、山川地理、奇禽怪兽及灵异变化等,风貌接近《博物志》;而祖书有历史、有近事,以记晋宋间鬼怪妖异的故事为主,与任书风格截然不同。祖书的特点是,它记鬼怪故事,与历史、实地,真人相连系,既增强了真实感,又密切联系了社会人事,现实性较强。尤其可贵的是,它产生在佛道盛行的年代,却较少轮回报应等宗教迷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进步倾向。如《封邵化虎》、《陆东美夫妻》等。有的鬼故事被写得诙谐幽默、善良多情,绝少有凶恶残暴的鬼形象,如《王瑶家鬼》、《朱泰病亡》等。该书中的神仙妖异故事,亦大都有扶人危困,助人长寿,与人为善的性情。在艺术上,祖书以虚幻的形式,反映现实人生,成为我国早期此类小说的优秀作品。②述异记 二卷。旧题南朝梁任昉(460-508)撰。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南朝梁文学家。任昉幼而好学。16岁举秀才,历仕宋、齐、梁三朝。宋时拜太常博士;齐时仕至中书侍郎,司徒长右史;梁时曾官黄门侍郎、吏部郎、义兴太守、御史中丞、秘书监等,位终新安太守。为官清正,时好交结。任昉颇好藏书,《梁书》本传说他“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著有文集三十四卷,《杂传》二百四十七卷,《地记》二百五十二卷,今均已散佚。所著《述异记》,不见唐前史志著录,亦不见本传记载,且书中有记任昉卒后事,内容多剽窃别书等缘由,疑其为中唐人伪托,今已有人驳其谬,仍以《述异记》属任昉。此书在内容上,采录旧籍,着眼于异闻传说,以广览博收见称,属于博物类小说。但在表现手法上亦颇具特色,如记古代神话传说,往往能翻出新意;记奇花异草、珍禽怪兽常和人事掺杂,记山川风物、古迹遗址,又能结合历史逸闻;记神鬼灾异、吉凶变化,有时又富有社会意义。以鲜明的现实感与时代感区别于其它志怪小说。但它多数篇章篇幅过短,缺乏精心构思,有的甚至几不成文。此书通行版本有两种,一为《汉魏丛书》本、《说库》本、《龙威秘书》本、《百子全书》本所收录,分上下两卷,上卷一百五十三条,下卷一百五十二条。另一种为《稗海》本,亦二卷,然与通行本条目、文字略有不同。此外还有《四库全书》本、《说库》本、《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古今说部丛书》本等。

猜你喜欢

  • 江左十五子诗选

    十五卷。清宋荦(生卒年不详)撰。宋荦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坡,权子(今湖北当阳)人。康熙间以任子入官,累官至江苏巡抚、吏部尚书、太子少师。为官持大礼,以清节著称。宋荦精鉴藏善画,精通典籍,练习掌故,亦

  • 孟子论略

    一卷。清张恩霨(详见《论语论略》)撰。是书大旨在发明孟子论学,而非注释。故所论释,仅摘其主要的。大意说圣贤之学,有体有用,未有体不备而用能裕如者。孟子所言的仁义,体中有用,用中有体。另恩霨对“不动心”

  • 山阴县志

    ①三十八卷。清高登先修,沈鳞趾、单国骥纂。高登先康熙初年任山阴县知县。此志为康熙十年(1671)刻本。全书三十八卷,分为:卷一疆域志,卷二城池志,卷三署廨志,卷四至卷五山川志,卷六古迹志,卷七物产志,

  • 周恭肃集

    十六卷。明周用(1476-1547)撰。周用,字行之,号伯川,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行人,历工、刑、吏三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著有《周恭肃集》。是集系周用之子周国南所编,

  • 古参同契集注

    六卷。清刘吴龙(生卒年不详)撰。刘吴龙,字绍文,南昌人,雍正癸卯(1723年)进士,官至督察院左都御史。撰有《古参同契集注》等。《周易参同契》一书,始见于晋代葛洪《神仙传》,称魏伯阳撰“《参同契五行相

  • 揭文安公全集

    十四卷。附《补遗》一卷。元揭傒斯(1274-1344)撰。揭傒斯,字曼硕。富州(今属江西)人。初以荐授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与修《经世大典》。累官翰林侍讲学士,总修辽、金、宋三史。卒于官。谥文安

  • 攀古楼彝器款识

    二卷。清潘祖荫撰。潘祖荫(1830-1890),字伯寅,小字东镛,号郑盦,江苏吴县人。咸丰二年(1852)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潘氏留心金石文字,其所藏见于《攀古楼藏器目》者凡四百五十器

  • 书绎

    ① 六卷。杨文彩撰。其生卒年不详。文彩字治文,宁都(今属江西省)人。明代学者。《书绎》卷首有指略十六条,先儒论二十一条,四十二篇亡书目,然后是《汲冢周书》篇名。其余卷次,一如蔡沈集传。此书体例亦与一般

  • 春秋传礼证

    十卷。清朱大韶撰。大韶字仲钧,号虞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庆己卯举人,官江宁县教谕。著有《实事求是斋经义》、《春秋传礼证》等。《春秋》三传,经师各有授受,异议颇多。特别是三传说礼,莫衰一是,注疏之

  • 太谷县志

    ①十卷。明乔允升修,戴可进纂。乔允升字鹤皋,河南孟津县人。出身进士,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来太谷县任知县。戴可进字渐鸿,满州人。由贡士任太谷县知县。《太谷县志》创修于允升,后经兵乱而版帙遗失。清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