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辨惑编

辨惑编

四卷,《附录》一卷。元谢应芳(1295-1392)撰。谢应芳字子兰,号龟巢,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笃志好学,潜心性理,以道义名节自励。以讲学为业,后举为清献书院山长,固辞不就。元至正(1341-1368)初,隐居于白鹤溪,构室曰“龟巢”,因以为号。学者谥为文青先生。著有《思贤录》等。此书作于至正中,因吴(今江浙一带)俗信鬼神,多拘忌的风俗习惯,乃取古人事迹及先儒问答之词,用以开导愚迷。其目分为十五:一曰《死生》、二曰《疫疠》、三曰《鬼神》、四曰《祭祀》、五曰《淫祀》、六曰《妖怪》、七曰《巫觋》、八曰《卜筮》、九曰《治丧》、十曰《择葬》、十一曰《相法》、十二曰《禄命》、十三曰《方位》、十四曰《时日》、十五曰《异端》。末一卷附录《答陈先生祷疾书》、《与盛教授请除土地夫人书》、《第二书》、《与王氏诸友论斋醮书》、《论吴人不当祀范蠡书》、《疠鬼辨》、《呈长洲县请除淫祀文》、《辨讹》等八篇文章。皆力辟俗见,断然据理以争,与正文互相配合。作者于书中无情地批评佛道方术,抨击世俗迷信。他认为,老庄仙佛之流,自秦汉以来惑世尤甚,邪说害正,人人得而攻之。梁武帝信惑佛教的结果,却饿死于台城。宋徽宗崇信道教,妄意求福,结果倾危宗社,流落于金营。昔宋儒储泳作《祛疑说》,原本久佚。惟左圭《百川学海》中载其节本。谢应芳所撰此书,虽然持论近干浅近,但能因风俗而对症下药,用以开导愚迷,有益于劝戒,与储泳书相等,而持论较储泳尤正大有据。书成以后,受到学者好评。曹安澜曾言:昆陵谢子兰,取圣贤回答之词,辟异端者为书,名曰《辨惑编》,经书子史,先儒扶正抑邪之言备载,真可以正人心。书中材料颇为丰富,通俗浅近,所论多有可取,对研究谢应芳的哲学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有明刻本、《四库全书》本、《守山阁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雨中花

    岭南作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得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

  • 诗经考

    十八卷。明黄文焕撰。文焕字维章,永福(今属广西省)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五年(1625)进士。崇祯中,由山阳县知县,擢翰林院编修。坐钩党,与黄道周同下诏狱,后得释,流寓南都而终。著有《赭留集》,系在狱中

  • 畿辅人物志

    二十卷。清孙承泽(详见《尚书集解》)撰。记载有明一代畿辅(今北京河北一带)人物。以地系人,存其事迹。详于御珰抗节之士,寓有褒贬之意。有清初刻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 和杜律

    一卷。明郁文博(约1454年前后在世)撰。文博,以字行。上海人。生卒年不详。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御史,历湖广副使。直言敢谏。此编为文博任湖广副使时所作。追和杜少陵律诗一百五十一首,故以《和杜律

  •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

    四卷(民国十七年拓本)。马衡(1881-1955)编次。马衡,字叔平,浙江鄞县人,曾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兼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北京市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等职。著有《中国金石学概要》、《凡将斋金石丛稿》等。

  • 偶得绀珠

    一卷。明黄秉石(生卒年不详)撰。黄秉石,字复了,江宁(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万历中以荐为推官,官至严州府同知。此书杂采各家诸书,饾饤少绪,又多不注出处,盖为其随手笔记,未有铨次体例而已。

  • 性图

    一卷。清黄采(生卒年不详)撰。黄采字亮公,号复堂,南城(今属江西)人。师事谢文游,笃志力学。著《圣图愿学录》、《圣学汇编》等。此书立为六图,以阐发心性之旨。一曰《性图》,二曰《心图》,三曰《情质图》,

  • 古文尚书冤词补正

    一卷。清周春撰。周春字芚兮,号松霭,浙江海宁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岑溪知县。此书首有吴骞的序和周春自序,末有周广业的序。周春此书之作是有感于阎若璩著书攻击《古文尚书》,其后宋鉴、王鸣盛、江声又继之,而

  • 鳌峰类稿

    二十六卷。明毛纪(1463-1545)撰。毛纪,字维之,掖县(今山东)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第一,累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著有《辞荣录》、《归田杂识》、《密勿稿》。毛纪于明嘉靖三年(1524)

  • 清江碧嶂集

    一卷。元杜本(1276一1350)撰。本字伯景。号清碧。清江(今属江西)人。本读书能文,并经世致用,吴越岁饥,本上《救荒策》。江浙行省丞相忽剌术用其言,米价顿平。荐于武宗,召至京。不久,归居武夷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