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谭苑醍醐

谭苑醍醐

九卷。明杨慎(参见《丹铅余录》条)撰。为考证辨论之作。书首有杨慎嘉靖二十一年(1542)自序,自序中说此书之所以取名“醍醐”,源于“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意为此书为晚年精心所得,犹之精义入神,非一蹴而成。此书考订赅博,多有新解,引据极为确凿。如“周八士为南宫士”、“南宫百达即伯达、尚书所云南宫适即伯适”诸条,引据极为确凿。又如其谓“先天图始于希夷,后天图续于康节。盖希夷以授穆伯长,穆伯长以授李挺之,挺之之学则授之康节,其作后天图,见于邵伯温之序。朱子所以不明言者,非为康节,直以希夷,恐后人议其流于神仙也”,其辨析亦最详明。又如其卷一“孔明遗事”条,据《水经注》引三国蜀诸葛亮表云:“臣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渭水涨,攻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桥成,遂驰去。”这是不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可补正史之阙。又卷六“世说误字”条,谈到古书传刻之讹误,他说:“古书传刻转谬,盖病于浅者妄改耳。如近日吴中刻《世说》,‘右军清真’,谓清致而真率也。李太白用其语为诗:‘右军本清真’,是其证也。近乃妄作‘清贵’。……”这里“清真”比“清贵”合于当时语意,再加李白诗为证,足见其辨正之可信。凡此种种,考订辨正,时有新解。然因此书所涉内容广泛,间或亦有误记之处,不免为后人所指斥。有《四库全书》本,《中国丛书综录》子部杂学类有著录。另有《谭苑醍醐》八卷本,收入《函海》(乾隆本、道光本)第十三函、《函海》(光绪本)第十五函。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据《函海》影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谭苑醍醐》行世。

猜你喜欢

  • 字画辨

    四卷。清甘会昌(生卒年不详)撰。会昌字廷俞,号聚轩,江西奉新人,邑诸生。是书一以《康熙字典》为宗辨世俗字迹之讹谬,其例言有七:(1)字必从正,不可从俗。俗者原有此字,今悉注明,庶临写不致误从。(2)字

  • 铁桥金石跋

    四卷。清严可均撰。严可均(1762-1843),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文字学家。嘉庆举人。研究文字音韵之学。主要著作有《说文声类》、《说文校议》、《铁桥漫稿》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 伤寒金镜录

    一卷。元杜本(1276-1350)撰。杜本,字原父,号清碧(一说字伯原,号清虚),清江(今属江西省)人,元至正中曾为学士,后隐居武夷山。敖氏(名未传,不详何人)有辨舌十二法并舌苔图,杜本在此基础上再增

  • 六书精蕴 音释

    共七卷(《六书精蕴》六卷,音释一卷)。明魏校(1483-1543)撰。魏校字子才,昆山(今属江苏)人。居苏州葑门之庄渠,因自号庄渠。弘治进士,官至太常寺卿。著作还有《周礼沿革传》、《大学指归》、《春秋

  • 汤品

    无卷数。作者不详。是书主要记载沏茶的各种汤品,作者把汤品分为十六种,然后从不同角度谈论汤之优劣。首先为煎法,以汤之老嫩谈及沏茶的水有三种。其次为注法,以汤之注入器皿缓急谈及沏茶的水有三种。再次以不同器

  • 刘公旦先生死义记

    吴下逸民撰,不著姓氏,不可考。该书记明末清初长洲刘曙以吴胜兆故被株连,为清巡抚王国宝所获,械送南京,洪承畴百计诱降,终不屈,从容就义。仅九百余字。现存《荆驼逸史》本。

  • 复堂文续

    五卷。清谭献(1832-1901撰。谭献生平详见《复堂文集》辞目)撰,谭献辞官之后,精力大半精研子部书籍,其校勘董仲舒文、《淮南子》等书尤见功力,发前人所未发,见众人之所忽,有继往开来之功。其文续得乃

  • 魏子

    一卷。汉魏郎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魏郎字少英,后汉上虞人。从博士郤仲信学《春秋图纬》,又诣太学受《五经》。累官尚书。为八俊之一,时称天下忠贞魏少英。因党议免官,著书数篇,号魏子。《隋书·经籍志

  • 下武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 石匮藏书

    二百二十卷,后集六十卷,别传 一卷。张岱撰。张岱(1597-约1676)字宗子,后改字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出生世家,从其高祖父起便注意收集明代史料,经过几世积累,家中所聚之史料甚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