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骚大例

读骚大例

一卷。郭焯莹(1877-1928)撰。郭焯莹,字子燮,号炎生。晚改名大痴,自号耘桂先生,湘阴(今湖南湘阴)人。中年后感于事变,放纵不羁,与荡子歌伶为偶,有文才。用二十年功夫注《楚辞》,三易稿而成。《读骚大例》为郭氏研究《楚辞》的纲领著作。卷首有杨树达民国二十年(1931)跋文,正文共计六条。“一曰事据史传校勘……定著《屈赋注商》,依循史迁,为加校勘,发正班、王之谬妄,祛除洪朱之蔽滞,庶今古纷纭之说有所取定也。”“一日义由声音证入……定著《屈赋章句古微》,谨守先说,以涵泳辞气,于屈子渊情,恍若有会,推致二十五篇,颇详究其章分之指。”“一曰谊本故训求通……定著《屈赋解故》……疏证名物之类别,综合词言之条贯,凡通古读,兹事尤为先务,不可得略也。”“一曰辞兼众本是正……定著《屈赋异文笺》,主洪校,亦参取《集注》。”“一曰论依经训节中……定著《屈赋内传》,墨守史录,针班固之膏肓,起王逸之废疾,而推阐洪兴祖之渊情,细绎朱子之大谊,以羽翼史氏,钩校刘勰、黄伯思、晁补之之歧说,以曲尽端末,屈赋指趣,用益昭揭,兹抑千古得失之林也。”“一曰说参异家互发……定著《屈赋外传》,尽班所录异家,引赋就骚,各附其章,其有溢出,或另次《屈赋旁篇》,兼及《补注》所甄引,《后语》所采摭,下逮船山《通释》所新入,咸无遗焉”。杨树达在跋中称“多前人所未发”,《大例》已露端倪。如称“《离骚》即屈子之谏书也”,“《渔父》之三闾大夫即史云楚同姓为楚怀左徒”等,均为前人所未及。版本有民国二十年(1931)文字同盟社铅印本,吉林省、北京图书馆藏。除《大例》外,郭氏尚有《屈赋章句古微》二十六本,叙录一卷。《屈赋内传》五卷,《内传杂篇》三卷。《屈赋外传》二十七卷,附《屈赋校勘记》一卷,《屈子纪年》一卷。以上三书为稿本,存湖南师范学院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亦收藏郭氏研究《楚辞》手稿二十八册,题郭焯莹遗著稿。

猜你喜欢

  • 崇祯四十九阁臣合传

    一卷。清吴世杰(生卒年不详)撰。世杰字万子,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参与修《明史》,循吏、佞幸、列女诸传皆其所为。该书为世杰文集中一部分,内容即《明史》崇祯朝宰辅诸传。但该书应是以曹溶、陈盟

  • 从政录

    不分卷。清汪喜孙(1786-1847)撰。汪喜孙字孟慈,号荀叔,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汪中之子。嘉庆年间举人,官至河南怀庆知府。喜孙工声音训诂,著有《名臣言行录》、《经师言行

  • 春秋皇纲论

    五卷。王晳(生卒不详)撰。王晳生平不详,自称为太原(今属山西)人,主要活动在宋真宗、宋仁宗两朝,官至翰林学士。除此书外,王氏还著有《春秋通》、《春秋异义》、《春秋明例隐括图》,皆佚。此书属通论性质。分

  • 涧于文集

    二卷。清张佩纶(1848-1903)撰。张佩纶,直隶丰润(今河北)人,同治进士,以编修大考擢侍讲,累迁辽副都御史,后以会办福建海疆事,兵败落职,曾参与庚子议和,赏四品京堂,称疾不出。佩纶论文称“近世古

  • 回教考略一册

    ①不分卷。加拿大人格然特撰。英国人季理斐(1862-1931)译。此书共八章,第一章叙述回教源流,第二章论述回教得失,第三章叙述儒教源流,第四章论述儒教得失,第五章叙述印度教源流,第六章论述印度教的得

  • 定盦集

    十七卷。清龚自珍(1792-1841)撰。龚自珍字尔玉,一字璱人,更名巩祚,又更名易简,字伯定,号定盦,晚号羽琌山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祖父龚提与父龚丽正均为学者兼官宦,母段驯,系段玉裁之女。因之

  • 阴符经三皇玉诀

    三卷。原题轩辕黄帝制。此书卷首有《序》,称轩辕黄帝于大山石匣中得“元始天尊《混元三皇玉诀阴符经》”,取出开看,尽为天文篆书,三百余字,分为三卷:上卷天皇、中卷地皇、下卷人皇。黄帝与百官议此经,皆不明经

  • 内经知要

    二卷。明李中梓(1588-1655)撰。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博通医学,门人甚众。学术上受李杲、薛己、张介宾等人影响,主张脾肾并重,擅用温补。其著述颇多,除此书外,还有《医

  • 太极图说遗议

    一卷。清代毛奇龄(1623-1716)撰。毛奇龄见《春秋占筮书》条。此书专为辨析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思想渊源而作,认为周敦颐《太极图说》一传自道士陈抟,一传自僧人寿涯。其所传的图原是魏伯阳《参同契》中

  • 直木斋全集

    十三卷。清任绳隗(生卒年不详)撰。任绳隗,字青际,号植斋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约明末清初在世。少有才名,年壮气盛,意气超越,读书积学有年,颇称通博,对序言、碑记、奏议、书札一切词章、乐府、长吟、短歌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