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证类本草

证类本草

三十卷。宋唐慎微(约1056-1093)撰。唐慎微,字审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县)人,后迁居成都。唐慎微出身世医之家,勤奋好学,精研本草,不愿为官,酷爱经方,为人治病,有求必应,不取酬金,唯重名方秘录,经年积累,得民间医方并本草文献资料甚丰,在此基础上,将《嘉祐本草》与《本草图经》合为一体,于元丰五年(1082)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此书收载药物一千五百五十八种,其中有作者新增列四百七十六种;载方及方论共四千余条。有些药物如灵砂、桑牛等为此书首载。书中对药物主治、归经等理论详加阐述,并区分药物产地、品类,说明药性及采收、炮制方法等,更附以图示,便于识别、应用。该书保存了丰富的民间方药经验和大量的古代典籍资料,反映了宋代本草学的最高成就,是我国药物学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部著作。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说:“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此书宋时已有三十卷、三十二卷两种版本。宋大观二年(1108)经仁和县尉艾晟修订并序,题为《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称《大观本草》,共三十二卷,颁行全国,而为官修本草。宋政和六年(1116)又经提举医学曹孝忠等奉旨校正润色并序,改题《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即《政和本草》。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经王继先等修订,题为《绍兴校订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金大定己酉(1189)张存惠又将寇宗奭《本草衍义》随文散入,增订改名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此本流行最广,《四库全书》即据此著录。有平阳张存惠刻本(金本)善本残卷,分藏于北京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明刊善本多种,分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清光绪三十年(1904)武昌柯逢时影宋并重校刊本(《大观本草》);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毛诗正本

    二十卷。清陈梓(生平不详)撰。梓字桐友,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梓著是书,以序为主。梓以为,序为子夏与毛公合作,首句为子夏语,次句以下属毛公。又因郝京山最信小序,并据小序为说。故《毛诗正本》卷首有郝京

  • 养志居仅存稿经说

    八卷,经遗说一卷。清陈宗起(1798-1832)撰。宗起字敬庭,号叔度,江苏丹徒(今镇江)人,道光五年拔贡生,卒年仅三十五岁。除本书外,还著有《养志居文集》。本书兼采汉宋之说,没有门户之见,时或著明自

  • 汉隶异同

    十二集。清甘扬声(生卒年不详)辑。扬声字实求,宝山(今属上海市)人。这是隶书异体字的汇编。依照《康熙字典》体例,按地支分为十二集,每集之内亦分作若干部,每部之内录汉碑中不同于今字楷体的隶书(仅与今字波

  • 玉山词

    不分卷。清陆次云撰。陆次云字云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不遇而还,后为江阴知县,颇有政绩。著有《八纮绎史》、《纪余》、《玉山词》等。本书共收小令五十九,

  • 诸儒学案

    八卷。明刘元卿(1544-1609)撰。刘元卿字调父,初号旋字,改号泸潇,安福(今属江西)人。隆庆举人。会试对策,极陈时弊,主考官不敢录取。归师同邑刘阳,遂绝意科名。后召为国子博士,擢礼部主事。未几,

  • 楚辞听直

    八卷。《楚辞合论》一卷。明黄文焕(详见《诗经考》)撰。此书包括《楚辞听直》、《楚辞合论》两部分。《听直》作于狱中,其命名取屈原《九章·惜诵》“命咎繇使听直”之语,以寄托自己冤屈不平的感慨。卷首有黄氏崇

  • 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演义

    见《万花楼》。

  • 两罍轩法帖

    二卷。清吴云辑。吴云字平斋,其藏夏、商、周三代古器甚富,有两齐侯罍,便以名其轩,著有《彝器图释》、《古印考》等书,也以“两罍轩”为名。此刻朱熹《周易本义》稿一卷,魏了翁《文向帖》真迹一卷。《周易本义》

  • 易图解

    一卷。清爱新觉罗·德沛(生平事迹见《周易补注》条)撰。此书刊于乾隆元年(1736)。德沛在自序中认为:以宋儒诸子之贤,于易图犹多未详之语,可知其中义理难明。因而作者掇拾补遗乃成此书。德沛于易图用力颇深

  • 四书读

    十卷。明陈际泰撰。陈际泰详《易经说意》条。该书诠解四书大意,议论风发,颇似论体,而不似解经之书。《四库提要》称“其议论骏发,视章世纯《留书》过之,而不及世纯《留书》时有精义”。世纯即章世纯,有《四书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