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荆州万城堤志

荆州万城堤志

十二卷。清倪文蔚撰。倪文蔚(?-1890)字豹臣。安徽望江人。咸丰进士,以主事签分刑部。咸丰十一年(1861)从河南巡抚严树森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同治十一年(1872)授湖北荆州府知府,兴筑长达二百里的万城大堤,为下游数十州县屏障。光绪四年(1878)擢河南开归陈道许。嗣累迁至广西、广东巡抚。河南旱灾与山东水患,均倡捐赈济。十三年授河南巡抚兼署河道总督,兴修黄河,又设赈务总局安集流亡。学问博深。著有《禹贡说》、《两疆勉斋诗文集》等。倪文蔚于同治十一年守荆州。荆堤水涨已落,周历堤境,见有滩地淤出者,有堤根退挽者,险夷异势,高下相悬。于是访诸故老,修防筑堤。又以安闲之暇,披检尘案,因更搜辑他书,益以当时之事,而成此书。道光刻本。共十二卷,分为十二门,三十六目。而以诏疏冠于首篇。详之以图说。示之以水道。其后附建置、岁修、防护、经费、官守、私堤、艺文、杂志、志余诸门。此编于论断之处,常取元沙克什《河防通议》、胡祖翮之《荆楚修政指要》及俞昌烈之《楚北水利堤防纪要》诸书之义。胡、俞二书,皆论江汉两堤,而于万城大堤均未提及。然修防之法大旨相同,故此书采录二书,以备参考。

猜你喜欢

  • 陶庐杂咏

    见《陶庐杂录》。

  • 韵府续编

    四十卷。旧本题元青田包瑜(生卒年不详)撰。包瑜字希贤。青田(今浙江瓯海)人。景泰举人,官教谕。著有《周易衍义》。按: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包瑜《周易衍义》,注曰成化中浮梁知县,因此包瑜应为明代人。视其

  • 交城县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洪璟纂修。洪璟字昆霞,安徽歙县人。出身拔贡,历任教习。康熙四十五年(1706)任交城知县。交县山多水少,人民瘠苦。自清初兵乱。以后,田地荒殖,民不聊生。洪璟为知县,颇能廉明仁爱,教

  • 左传杜解补正

    三卷。顾炎武(1613-1682)撰。顾炎武又名顾绛,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昆山(今属江苏)人,清初著名思想家、大学者,与王夫之、黄宗羲并称为清初三大家。顾炎武为明末诸生,性耿介绝,与同乡归庄有

  • 读经指迷

    二卷。清胡嗣运(详见《书经问答》)撰。此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内容与书名切合,论《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下篇杂论经学,并涉及民主民权及海外政教,并非读经之体。上篇附有七言绝句一百首,下

  • 艺游录

    二卷。清骆腾凤(详见《开方释例》)撰。包含他对《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缉古算经》、《测圆海镜》等书的研究札记二十二篇,主要是为阐明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而作。在《艺游录》卷一中骆腾凤使用了“大衍求一

  • 尚书札记

    一卷。清范尔梅撰。本书卷首有靳璠小引,称赞范尔梅《尚书札记》“洞见大原,于训诂之外,别有见解,为五峰功臣。”靳氏此言,实乃溢美之辞,不可轻信。今观范氏此书,所论较为平庸,远远没有达到靳氏所吹嘘的那种高

  • 阳宅撮要

    二卷。清吴鼒(1755-1821)撰。吴鼒字山尊,又字及之,号抑安,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人。嘉庆年间进士,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后主讲扬州书院。善骈文,能诗,著有《夕葵书屋集》。是书自序称“遍搜宅书”,

  • 文恪集

    二十二卷。明林燫(?-1579)撰。林燫,字贞恒。福建闵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六(1547)进士,授检讨,充景恭王讲读官,后官南京礼部尚书。谥赠文恪。著有《文恪集》。是集为林燫诗文集。凡二十二卷。

  • 内经吴注

    见《黄帝内经素问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