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艺苑捃华

艺苑捃华

一名《秘书四十八种》,四十八种、九十六卷。清顾之逵编辑。顾之逵字抱冲,元和(今江苏苏州)人。诸生出身,家中藏书甚富,其藏书处曰“小读书堆”,为嘉庆时吴中大藏书家,著有《一甄录》等书。本丛书汇辑汉唐以来著述而以小说为主,共四十八种,主要有:汉孔鲋《小尔雅》,汉刘歆《西京杂记》,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晋陶潜《群辅录》,晋干宝《搜神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唐李朝威《柳毅传》,唐蒋防《霍小玉传》,宋吴淑《江淮异人录》,宋秦观《蚕书》,清吴震方辑《说铃》等等(种类较多,此不具列)。所收各书大都见于《唐人说荟》,故价值不高。顾氏藏书丰富且精于鉴别,似不应刊书至如此草率,故有人怀疑此丛书并非出于顾氏之手。有清同治七年(1868)序刊本。

猜你喜欢

  • 南史识小录、北史识小录

    十六卷。清沈名荪、朱昆田合编。沈名荪,字涧芳、房,浙江仁和人,康熙庚午(1690)举人,著《蛾术堂文集》、《焚夹集》。朱昆田,字西畯、文盎,朱彝尊之子,浙江秀水人,著有《渔笛小稿》等。二人同编《南史识

  • 北郊配位议

    一卷。清毛奇龄(见《仲氏易》)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太常寺卿徐元珙上奏说,当时流行的祀典,已将北郊改为北向,而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之祖的配位,仍然首东次西,与南郊相同,有改向之

  • 释骨

    一卷。清沈彤(详见《周官禄田考》)撰。此书为沈氏择取《内经》中所载人身诸骨,又参以其他书中有关内容,加以注释、辨正撰写而成。书中辨正之处颇多,如经筋篇:“足少阴之脉,循耳后上额角”,沈氏认为“额”字乃

  • 南阳府志

    十二卷,明杨应奎纂修,曹鼎、谢崇补遗,张嘉谋校注。杨应奎,字文焕,山东益都人。明正德六年(1511)进士,嘉靖初年来任。张嘉谋(1874-1941),字中孚,自号梅溪钓徒,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

  • 孟子学

    一卷。清沈梦兰撰。梦兰字古香,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易学》、《周官学》、《书学》、《诗学》、《孟子学》等。是书为《所愿学斋书钞》四种之一,其中语多陈因,唯言“易耨即代田”尚得其遗

  • 鹿皮子集

    四卷。元陈樵(1278-1365)撰。陈樵,字居采。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至正间遭乱不仕,遁居于谷,衣鹿皮,因自号鹿皮子。此集题为庐联子友编。“其古诗落落有奇气,诗古体五言胜七言,近体七言胜五言。”

  • 理象解原

    四卷。清爱新觉罗·肫图撰。肫图著有《一学三贯清文监》。此书成于乾隆六年(1741),德沛作序。作者自序则谓其用力九年纂辑成此书。本书体裁,与国子监本相同。全书首为周易卦歌,分卦象、卦歌、八卦取象歌三项

  • 式古堂法书

    八卷。清卞永誉(1645-1712)辑。卞永誉字令之,一作合之,号仙客。官刑部侍郎等。工于书画,且精鉴别,富于收藏,著有《式古堂书画史》、《式古堂书画汇考》等。该帖所收书迹上自魏、晋,下迄元、明;但其

  • 广韵藻

    六卷。明方夏(生卒年不详)撰。方夏字南明,自号养春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此书在杨慎《韵藻》的基础上,删其繁复,又增加了原书不足的部分。但疏漏之处仍较多。唯杨慎书中假借均字为韵字,方夏独改从今文,立

  • 乐律心得

    二卷。清安清翘撰。清翘字翼圣,号宽夫,山西垣曲人,乾隆进士,官陕西三水知县。于学嗜天算,旁及诸子百家,著有《数学五书》、《周易比例》、《矩堂语录》等。《乐律心得》系《数学五书》之一,凡二卷。卷一为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