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幸存录

续幸存录

一卷。明夏完淳(1631-1647)撰。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右,号小隐,又号灵首(或灵胥),松江华亭人(今上海市松江县人),诗人,抗清将领。夏完淳是明末畿社首领夏允彝之子,少年英俊,秉承家学,拜其父之友畿社领袖陈子龙为师,组织西南得朋会,成为畿社后继。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南下,夏完淳随父师起兵抗清。其父投水遇难,又与陈子龙、钱梅重组义军,鲁王授为中书舍人,太湖吴易的军事参谋。吴军失败后,夏完淳只身流离湘鄂一带。顺治三年(1647年)夏,在故乡被俘,就义时年仅十七岁。夏完淳九岁能诗文,著有《代乳集》,一生诗赋词曲文章甚多,先后被编为《玉樊堂集》、《内史集》、《南冠草》,又有《夏内史集》、《夏节愍全集》、《夏完淳集》。《续幸存录》为夏完淳继其父《幸存录》而作,专记南都时事。据作者自序称,共有《南都大略》、《杂志》二卷,《义师大略》一卷、《杂志》二卷,《先忠惠行政》一卷,《死节考》一卷。今《稗史》本仅一卷,计《南都大略》一篇,《南都杂志》一篇,共二十二节,述江南亡国之变及抗清史实,记南都之兴废,义师之胜衰。传抄本或更有《建夷授官始末》、《沈辽失守始末》、《拟谥逊国诸臣评》,则记北都时事,较《稗史》本完备。然而与作者作序不合,疑非本书,恐为后人抄附完淳他书而成。世传《续幸存录》抄本、刻本文字内容多有互异,清全祖望、梁玉绳犹或见其原本。傅以礼曾疑今本为黄宗羲辑《汰存录》时将《幸存录》、《续幸存录》一并裁订。今中华书局则据清嘉庆间王昶、庄师洛所编《夏节愍全集》重为订补,集《南都大略》、《南都杂志》、《建夷授官始末》、《沈辽失守始末》、《拟谥逊国诸臣评》为一书,内容最为完备。《续幸存录》有上海涵芬楼旧藏清抄本二种,武进黄氏旧藏清抄本,《明季稗史汇编》本,《明末十家集》本,清王昶等《夏节愍全集》本,中华书局《夏完淳集》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重订会稽莫公事略

    一卷。清张穆(详见《顾亭林先生年谱》③)撰。张氏原撰有《会稽莫公事略》,刊于道光年间。此书就刊本重订而成,对刊本的遗漏和误载作了增补、改订。此书未刊行。稿本待访。

  • 元盖副草

    二十卷。明吴家竳撰。吴家竳,字翁晋,浙江孝丰(今安吉)人。生卒年不详。官南京光禄寺典薄,累迁云南通判。吴家竳素与吴应竳、臧懋循游,故是集之序,为是应晹撰写而臧懋循书之。其称“元盖副草”者,应晹序谓元盖

  • 法书要录

    十卷。唐朝张彦远(生卒年不详)撰。张彦远,约生于元和十年前后,字爱宾,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据《三祖大师碑阴记》和张彦远之先祖张嘉贞“相玄宗”,其子延赏“相德宗”,延赏子弘靖“相宪宗”,弘靖子文规,文

  • 顾端文公遗书

    三十七卷。明顾宪成(见《小心斋札记》)撰。此书为其曾孙顾贞观所汇刻。收入此书中的顾宪成著作有《小心斋札记》十八卷、《证性编》六卷、《东林会约》一卷、《东林商语》二卷、《虞山商语》三卷、《经正堂商语》一

  • 泗虹合志

    十九卷。清方瑞兰修,江殿扬、许湘甲纂。方瑞兰,字子征,河南禹州人,光绪九年(1883)来任泗州知州。泗志始于明景泰间,学正王庄始创修之。至弘治间,州守汪应轸为之续修。迄于清代,康熙三十七年,州守莫之翰

  • 尚书既见

    三卷。清庄存与(1719-1788年)撰。庄存与字方耕,号养恬,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清代经学家,常州学派的开创者。通六经,尤其擅长《春秋》。他提倡今文经学,发挥《公羊传》,宣传《春秋

  • 石经论语残字

    一卷。清马国翰辑。《论语》残字共971字,计有开头四篇即《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和末尾四篇即《阳货》、《微子》、《子张》、《尧曰》。又有校记三节,讲述盍、毛、包、周等字的异同。其他与今本

  • 北川县志

    八卷首一卷,民国杨钧衡等修,黄尚毅纂。杨钧衡,曾知北川县事。黄尚毅,绵竹人。北川即石泉,其有志实始于清康熙年间,为县令田邰茁所创。后县令姜炳章、县令赵德林先后续修。民国十六年(1927)北川知事杨钧衡

  • 竹懒画媵

    一卷。明李日华(生平见《梅墟先生别录》)撰。此书是李日华收辑自己题画诗之作。题中称“媵”者,是作画题以诗文,如送女而媵以娣侄之意。书中所载题画诗多为七律,如“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渔竿。画成未拟人

  • 上清词帖

    一卷。宋薛绍彭刻苏东坡书。薛绍彭,生卒年不详,字道祖,累官秘阁修撰等。薛绍彭留意笔札,曾与米芾齐名。嘉祐八年(1064)冬,苏轼任凤翔(今属陕西)幕,曾因事留上清太平宫,数次拜见宫中真君道长,并敬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