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古今考

续古今考

①九卷。伪托金元好问(1190-1257)撰。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兴定五年(1221)进士。历任内乡令、南阳令、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筑野史亭,以著作自任。通经史,尤工于诗。著述颇多,有《遗山先生集》、《中州集》、《续夷坚志》、《遗山诗集》、《遗山乐府》、《唐诗鼓吹笺注》、《壬辰杂编》等。未闻有此书问世,诸家著录亦无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谓此书不知“所自来”。书前有永乐四年(1406)解缙续序,词意粗俗,不象解缙之文。书中论晋书》以十六国为载纪,不象《东都事略》以辽、金、夏为附录,决非金人之言。书中又屡引《困学纪闻》、《文献通考》之文,王应麟生于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其作《困学纪闻》在50岁左右,当在咸淳(1265-1274)末年,元好问卒于南宋理宗宝祐五年(1257),死后二十多年,《困学纪闻》才成书,不可能见到其书并加引用。《文献通考》虽成于宋末元初,但刊行于世则在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即在元好问死后六十多年,元好问不可能征引其书。书中解《论语》引明末清初顾炎武之语,解《中庸》引清人陈司业之说。《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断定其书为清人所撰,伪托古人以行世,颇有道理。今罕见传本。②三十七卷。宋末元初方回撰。参见《古今考》条。

猜你喜欢

  • 中庸旧文考证

    一卷。清朱日佩(详见《大学旧文考证》)撰。是书大旨,与《大学旧文考证》同。大抵援据旧文,以及近儒钱大昕之说居多。有《考异》所未及举的,如“率性之谓道”,“率”即《说文》中“”字的省写。“索隐行怪”,“

  • 别本农政全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在《农政全书》六十卷本外,另有一本四十六卷本,四十六卷本才是陈子龙删定的。从凡例上看四十六卷本与六十卷本在结构上完全相符。实际上,除陈子龙所整理刊行的本子外,并不存在另一个“

  • 弥勒上生经游意

    一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弥勒上生经游意》是对《弥勒上生经》的注疏。该《游意》共分十章。即第一序王,第二释名,第三辨理宗体,第四论因果,第五出世久远,第六成道真应,第七

  • 群书斠识

    无卷数。清常庸撰。常庸即是平步青。全书摘录了《越中园亭记》、《陶庵梦忆》、《三不朽名贤图赞》、《南雷文约》、《鲒埼亭集》、《筒河文集》、《湖海文传》、《左传诂》、《制艺丛话》、《顾亭林年谱》、《阎潜邱

  • 大广益会玉篇

    三十卷。见《重修玉篇》。

  • 镜心楼集

    二卷。明朱方中撰。方中,字雪楼,江陵曾孙、射陂长子。江苏宝应人。生卒年均不详。方中生而颖异。其家累世文献,藏书甚富。每日取而读之,善于诗。但因其家世才名过于显赫,因而掩盖了其名。其卒后,罗念庵为之悼之

  • 存性编

    二卷。清颜元(1635-1704)撰。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博野(今属河北)人。幼年其父被掠到关外。八岁师事僧人吴持明,习骑射及兵法,拒绝学时文。他涉猎群书,怀疑宋儒。康熙二十三年(1684)

  • 熊襄愍尺牍

    四卷。明熊廷弼(1569-1625)熊廷弼,字飞百。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万历进士。万历四十七年(1619),任辽东经略。当时后金(清)崛起,他招集流亡,整肃军令,训练部队,加强防务,在职年余,后

  • 云间集

    一卷。清徐一斋撰。徐氏名贯无考。此书是以七巧四图,集五、七言绝句诗一首,拈取每句一字绾合一图,每诗一首用图四。所集诗并不甚佳。拈字绾图也未能尽当。全书凡七言绝句三十五首,五言绝句五首,五七言两句者各二

  • 瑶泉女史遗草

    一卷。清仲振宣撰。仲振宣生卒年不详,字芝云,江苏泰州人,仲鹤庆之次女,仲振宜之妹,张祥凤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为《泰州仲氏闺秀集合刻》之一。与其姊《绮泉女史遗草》合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