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修崞县志

续修崞县志

八卷。清赵冠卿、龙朝言修,潘肯堂等纂。赵冠卿字蔚堂,河北清丰县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五年(1879)任崞县知县。按崞志创修于明嘉靖四十五年知县尹际可,其后万历间知县陆寿光及清乾隆二十一年邑令顾弼俱有增辑。顾弼志依类分门,征文考献,较明志严整可读。《续修崞县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舆地志:星野、沿革、疆域、都屯、村庄、山川、形胜、古迹、陵墓、风俗、物产;卷二建置志:城池、学校、公署、仓庾、公所、营汛、驿站、坛庙、坊表、堡寨、桥梁、沟渠;卷三典祀志:朝贺、秩祀,田赋志:户口、土田、地粮、丁徭、起运、存留、岁支、耗羡、盐课、税课、仓储;卷四职官志:知县、县丞、教谕、训导、典史、正科、武进士、武举、封赠、荫袭、例仕;卷五至卷六人物志:名宦、乡贤、忠义、文武、仕迹、文学、孝友、义行、耆善、隐逸、仙释、侨寓、节妇、烈妇、烈女、贞女、贤妇、孝女、孝妇、待旌节妇;卷七至卷八艺文志:诏制、宸翰、疏禀、文、记、说、铭、赋、诗,志余:符瑞、变异、灾荒、武事、逸事。此编自乾隆旧志迄于光绪初年,已有一百二十余年未有续修,文献湮没颇多。此书之修,出于时事之急务,全编所述,除增续外,多有订正旧志舛讹,如舆地类下记载雁门十八隘,旧志谓有七隘在崞境内。此书编修时,曾遣人亲行勘察,所谓十八隘,仅有轩罔口在崞县境内,其余俱属宁朔管辖。诸如此类舛讹,此编则一一订正。

猜你喜欢

  • 续世说

    十卷。宋李垕(?-1179年)撰。此书又名《南北史续世说》,旧题唐陇西李垕撰。前有明俞安期序,称其书出自梁溪安茂卿,以宋本翻雕,未及印行而没,后三年,安期复得焦竑藏本,更为校正成完书。又称唐宋书目不载

  • 历代兵制

    八卷。宋陈傅良(详见《春秋后传》)撰。是书上溯周代乡遂之法,及春秋、秦汉至唐宋以来历代军事制度靡不涉及,而于有宋一代尤为至详。举凡统军指挥、将帅职权、军队编制、兵员征募、训练教阅、纪律号令、武器装备等

  • 汪文摘谬

    一卷。清叶燮(1627-1703)撰。叶燮生平事迹见《已畦诗集》条。清朝文学,以汪琬、魏禧和侯方域为三大家。但魏禧才学纵横,而未归纯粹。方域则磊落英多,颇嫌蹉。惟汪琬湛深经术,盘纡清缜,但其病在浅泛矜

  • 易镜

    ①无卷数。清戴天章撰。戴天章字汉文,湖州人。该书仅有上经下经,只讲卜筮。其解释甚略,而且均杂有互变、纳甲、五行之说。盖言数而流于术,而且沿袭汉学徒有形式。《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② 十一卷。清何毓福撰

  • 诗考补注

    二卷。附《补遗》一卷。清代丁晏撰。丁晏曾著《六艺堂诗礼》七卷,此书即为其一。宋王应麟《诗考》因系草创,未及审定,错误较多,有的前后重复,有的次序失当,有的援据不准。近世刊本讹误更多。丁晏此书对《诗考》

  • 武夷山志

    二十四卷。清董天工撰。董天工,字典斋,福建崇安人。武夷山在崇安县南。道书以其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相传古有神人武夷君居此,故名。武夷山旧有志,董氏以为不足。其取衷稚生、徐德望、王适庵、王草堂四人所撰四

  • 大岳志

    一卷。明方升撰。方升,生平不详。大岳,又名太岳、太和山。即湖北均州之武当。相传为玄武修真之地。其崇奉自元代始。山上有五座名石碑。一为崇封真武诰碑。一为揭徯斯所撰宫碑。一为揭徯斯所撰瑞应碑。其余两座为戒

  • 九谷集

    六卷。清方殿元(约1671前后在世)撰。方殿元,字蒙章,号九谷,广东番禺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三年(1664)进士,历官山东郯城、江苏江宁二县知县。通经学,并把经术用于吏治,又在故乡置祭田百亩,接济贫困

  • 上元县志

    十二卷。明程三省修,李登等纂。程三省,字师曾,富川(今广西富阳镇)人。万历十六年(1588)由乡贡知上元,二十一年春擢户部主事。李登,字士龙,隆庆初以选贡充国子监生,授新野令,后改崇仁教谕。李氏精考六

  • 兀涯西汉书议

    十二卷,旧本题为明张邦奇撰,实际上是根据霍韬的旧本增修而成,兀涯即是霍韬的别号。张邦奇,字常甫,鄞县(今浙江奉化县)人,宏治乙丑(1505年)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谥文定,《明史》有传。《兀涯西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