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绛雪诗钞

绛雪诗钞

二卷。《回文诗》一卷。《附录》一卷。清吴宗爱(1650-1674)撰。吴宗爱,字绛雪,浙江永康人,教谕吴士骐之女,同县诸生徐明英之妻。清代画家,诗人。自幼聪慧,工诗善琴,善画花卉、翎毛、人物、兼善著色山水画,曾从董其昌学书法。尝仿璇玑图例,“作《同心栀子图》,寄其女友吴素闻,图作六出象栀子花,其缘各书七言诗一联,内书八十一字,以雪字居中,析为雨山二字,纵横回互读之,得五六七言诗,及长短句四十余首。康熙十三年(1674),正值耿精忠叛乱。所部总兵徐尚朝陷处州,略金华,游骑至永康,故知宗爱有色,工诗及画,必欲得之,遂言以女献者,全城免遭屠戮。绛雪慷慨请行,至三十里坑,乘间投崖而死,年仅二十四岁。时人许楣作有吴绛雪传。乡人为悼念吴绛雪,整理辑刻《绛雪诗钞》二卷,后人为其作有小传,列入县志。吴康甫为刻遗诗。黄韵珊为作《桃花雪传奇》,俞曲园为作《年谱》。其诗《旧宫人》一首云:“回首深宫泪暗弹,过江消息路漫漫。《霓裳》有谱春声老,绮阁无人夜月寒。空悔雨云离楚峡,不随鸡犬侍淮安。衣箱剩有君王赐,零落寒宵秉烛看。”又《王驸马园林》一首:“画戟凄凉对落晖,园林有愿意心违。残花带雨依荒砌,老柏参天守故扉。凤去秦楼池苑在,鹤鸣华表市朝非。春来剩有堂前燕,犹向妆楼故址飞。”“其诗思清绝”。后人整理其遗诗二卷,为《六宜楼诗》一卷,《绿华草》一卷。为道光二十三年(1843)桐城吴廷康所刻。《绛雪诗钞》卷首有“长安散人阅本”字样。书前有“长安散人”所作序言,其内有《徐烈妇传》,小传后有陈其泰所作跋语。书末有附录一卷,也有陈其泰所作跋语。书内有圈点及眉评。又道光间有双溪王氏玉壶山房刊本。又民国十六年(1927)有影印丁芝宇手写本。有许楣写叙及小传,吴廷康、秦缃业所写序言,共收《六宜楼稿》一卷,《绿华草稿》一卷。亦名《徐烈妇遗诗》。

猜你喜欢

  • 实宾录

    十四卷。北宋马永易(生卒年不详)撰。马永易字明叟,维杨(今江苏扬州)人。宋徽宗时曾任池州石埭县尉。其事迹不可详考。只在《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里有记载:马永易曾著有《唐职林》、《元和朋党录》、《

  • 痎疟论

    一卷 明卢之颐(1598-1664)撰。卢之颐字子由,又子繇,一字繇生,号芦中人,一号晋公。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父卢复精通医学,颇有医名,兼通佛学。卢氏自幼得家传,又多得名师传授,曾向王绍隆学习仲

  • 可园诗存

    二十八卷。清陈作霖(约1890前后在世)撰。陈作霖字伯雨,江苏江宁(今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元年(1875)举人,卒年八十四岁。《可园诗存》共收古、近体诗一千六百七十余首,首卷曰《烬余草》,依次为

  • 思辨录辑要

    三十五卷。清陆世仪(1611-1672)撰。世仪字道威,号桴亭,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县)人。尝从刘宗周问学。明亡,隐居讲学,历主东林、毗陵、太仓诸书院。著有《宗祭礼》、《三吴水利志》、《书鉴》、《诗鉴》

  • 广雅疏证补正

    一卷。清王念孙、王引之撰。《广雅疏证》刊成之后,王氏父子复加勘校补充,所言或细书刊本上,或别签夹入书中。手校补本《疏证》先由清河汪汲收藏,后入扬州书贾夏炳泉手,复由淮安黄海长购得,经罗振玉鉴定确为王氏

  • 兵部续纂处分则例

    四卷。书为道光九年(1829)后修成,前有兵部奏疏,其卷一、卷二为八旗则例、卷三、卷四为绿营则例。是书反映了道光时代许多方面的社会现实,如卷一中的拿获邪教、邻境盟党人犯,卷三中的革兵为匪,兵丁结伙抢夺

  • 宛陵集

    六十卷。《附录》一卷。宋梅尧臣(1002-1060)撰。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县)人。北宋文学家。仁宗时,赐进士出身,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宋初诗文尚沿唐末五代之习,柳开穆修

  • 凰求凤

    清李渔撰。其生平见《闲情偶寄》条。此剧写主人公吕曜,字哉生,金陵人,少年乡荐,才貌并绝。青楼女子皆倾心他,少年时就奉《感应篇》读之,力守色戒。独与妓女许仙友善。许仙貌美能诗,爱曜特甚,发誓要嫁给吕曜。

  • 师伏堂笔记

    三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生平事迹详见《易经通论》。皮锡瑞为学博贯经史,遍读经、史、子、集诸部之书,每有考订心得,随笔记述,以成此书,因慕西汉今文学大师伏生,署所居曰“师伏堂”,据

  • 复初斋文集

    三十五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翁方纲字正三、号覃溪。北京大兴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改庶吉士。官至内阁学士。精心汲古,金石、谱录书画、词章,皆能摘抉精审;书法冠绝一时,海内求书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