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竹叶亭杂记

竹叶亭杂记

八卷。清代姚元之(1776-1852)撰。姚元之字伯昂,号荐青、竹叶亭生,晚号五不翁,嘉庆进士,安徽桐城(今安徽中部)人。官至左都御史,工书画,著有《竹叶亭杂诗稿》等书。作者以亲身见闻著成此书,并由其孙姚编成于光绪十九年(1893),共三百一十二条,九万余字。书中记载了国家掌故、四方风俗、前贤旧事、名物、宫廷内幕、科场故实等内容,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弊端记载得十分真切,对刘之协、聂杰人教军起义也有记载,可以作为考证史事的参考资料。书中记述的会试名额、关税赢余、乾隆太学石经之源委、武英殿聚珍版等情况,可以和法式善《陶庐杂录》互为补证。此书对研究清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光绪癸巳(1893年)刊本、扫叶山房本、1982年中华书局版李解民点校本。

猜你喜欢

  • 启札渊海

    二卷。不著撰者姓名。开始为四六体式,其次为四六名对,再次为四六警对,再为全篇式,再为时令类。还有起居、神祐、申诉、台照、候问、颂德、叙官、自叙诸式。也是一本俗书。

  • 周易象义

    十卷。清杜文亮撰。文亮字月峰,江西南丰人,乾隆时贡生,于诸经多有论著。作者自序曰:圣人观其象,系辞以明吉凶,君子观其象而玩其辞,古名曰《周易象义》,旨在使人了解象与义并重,分之则不得其解,合之则尽知其

  • 钦定授时通考

    七十八卷。清政府官方编撰。该书编撰工作历时五年,受乾隆帝命主持编撰工作的有鄂尔泰、张廷玉等大臣,有许多官员参加收集资料的工作。“授时通考”取统治者“敬授民时”之意,目的在于指导农业生产。《授时通考》的

  • 学庸真旨

    三卷。是书签题钱太史评点《大学》、《中庸》真旨。卷一则题龙锡手辑,首有龙锡及吴天胤二序,则俱称为薛公宣辑。而卷二以下,别称龙锡评定。龙锡字雒文,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万历进士。授职编修。薛公宣即

  • 群经补证

    十八卷。清桂文灿纂。桂文灿生平见《经学博采录》。是书无序言和凡例,共《易》有十条、《书》有十三条、《诗》有二十八条、《周礼》十三条、《仪礼》二条、《小戴记》二十四条、《春秋左传》一百四十条、《公羊传》

  • 孟县志

    十卷,清仇汝瑚修,冯敏昌纂。仇汝瑚,广东灵山人,监生,乾隆五十二年(1787)来任知县。冯敏昌(1747-1806),字伯术,号鱼山,清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为翰林院庶

  • 孝经养正

    一卷。清吕鸣谦撰。吕鸣谦字吉垣,湖北广济(今广济)人。是书首有李廷箫序,其次为吕鸣谦所撰条议十则,主张推广孝道,须立孔圣教堂,旁设曾子坐位,每逢房虚昴星日,礼拜先师,由教谕训导两宫主讲,绅耆士庶临期来

  • 永鉴录

    二卷。明洪武中奉敕撰。《四库》馆臣在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列入存目。此书分二卷,六个子目,一曰笃亲亲之义、二曰失亲亲之义,以此训朝廷也。三曰善可为法、四曰恶可为戒、五曰立功国家

  • 叠雅

    十三卷。清史梦兰撰。史梦兰(1813-1898)字香崖,号砚农,别号竹素园丁。乐亭(今河北乐亭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选山东朝城知县,因母老不赴。后曾国藩招聘主讲莲池书院、李鸿章招修《畿

  • 太医局诸科程文

    见《太医局诸科程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