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程氏说文广义

程氏说文广义

十二卷。清程德洽(1712-1750)撰。德洽字学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此书署名虽与王夫之《说文广义》同,但其体例则有所不同。卷第因宋李焘《说文五音韵谱》,以始东终甲为次,非许书始一终亥之旧,与王夫之《广义》同,但所增广,则惟于李氏《韵谱》原篆外,盖以小篆广其体耳,并非就许氏原书广其义。其凡例云:“原刻一字,仅列一二体,览者每苦未备,因旁稽博采而为是书。”“至于本文原注,则但勤加校雠,断不能妄有增损。”这是与王夫之《广义》迥异的。其所谓《说文》,实则明陈大科所刊李焘《韵谱》,又谓之《广义》,此则讹误相仍,名实不副。所增小篆,采自秦石刻及《宣和印史》,却不注出处,不足以证古信今。盖为李登《摭古遗文》之流,不如《金石韵府》尚云某字本某书。其书有康熙间刊本,书首有汪份,冯暠两序。

猜你喜欢

  • 苹村类稿

    三十卷。《附录》二卷。清徐倬(1624-1713)撰。徐倬,字方虎,号苹村,浙江德清人。十岁就童子试,为冠首,十七岁游会稽,受知于倪元璐并受教。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授编修,归养十年,入京转司业

  • 居诸集

    八卷。明梅守箕撰。守箕,字季豹,安徽宣城人。生卒事迹均不详。因诸生不第,取诸生业焚之,致力于古文辞,别无所好。嗜酒,醉后作文,狂呼大啸,旁若无人。该集前有吴郡王世贞作的序文,以天干、地支编年排列,每二

  • 仪礼要义

    五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大学生,佥书枢密院事。治学反对佛老学,推崇朱熹理学,独穷经古学,自为一家,为南宋名儒。开门授徒,学生争相报名。曾

  • 明辨录

    二卷。清孙承泽(见《藤阴札记》)撰。此书取诸儒批评佛教的言论,汇辑成帙。上卷首载韩愈《原道》及《佛骨表》,而傅奕的奏疏和唐太宗斥萧瑀诏列于后。其余的辨论陆九渊、杨简、王守仁之说亦备记。下册则皆为诸儒辨

  • 周易通义

    二十二卷。清苏秉国撰。秉国字均甫,号蒿平,南清河(今河北清河一带)人。此书卷首有揭要15条,分别论元、贞悔、大小、往来内外上下、九六、易辞取象、彖传、大象、小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讲明著书大意

  • 眉公群碎录

    见《群碎录》。

  • 脉药联珠古方考

    四卷。清龙柏(生卒年不详)撰。龙柏字佩芳,号青菲子(一说又字青菲子),长州(今江苏苏州西南)人。擅诗词歌赋、医卜星相。嘉庆年间,以医游闽。著有《脉药联珠食物考》、《脉药联珠药性考》等书。此书又名《古方

  • 瑶光阁集

    十三卷。明黄端伯(?-1645)撰。黄端伯,字元公,建昌新城人。生卒不详。崇祯初(1628)进士,授宁波推官。著有《易疏》等。端伯生平好佛,曾镌私印曰“海岸道人”,取《楞严经》引诸沈冥出于苦海之语。及

  • 泾林集

    八卷。明周复俊(1496-1574)撰。周复俊生平详见《东吴名贤集》条。是集又名《六梅馆集》。凡八卷。诗三卷、杂文五卷。为其孙周玄暐所编。集中之诗皆有杨慎评语。据集后周玄暐跋称:“盖慎戍云南之时,与复

  • 仓颉篇校证

    共四卷,《仓颉篇校正》三卷,《补遗》一卷。清梁章钜(1775-1849)撰。章钜字闳中,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官至江苏巡抚。综览群书,熟于掌故,著有《文选旁证》、《制义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