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附记

礼记附记

六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翁方纲,字正三,一字忠叙,号潭溪,一号书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家境贫寒,天资聪颖,十一岁中秀才,十四岁中举人,十九岁成进士,历任编修、国子监司业、学政、翰林院侍读,内阁学士等职。生平致力于经学,金石学研究,成为有清著名的经学家,金石学家,著述颇丰。曾对许多著名青铜器、绘画及书法杰作等进行大量注释,汇成《复初斋文集》三十五卷。撰有《经义考补正》、《春秋分年系传表》、《十三经注疏姓氏考》、《两汉金石考》、《汉石经残字考》、《奥东金石略》等著作,翁的十八种著作合刊为《苏斋丛书》(1924年重刊印行)。翁氏在1801-1804年守护高宗陵墓的闲暇期间,注释《礼记》而成《礼记附记》六卷,另有《孟子附记》、《诗经附记》、《论语附记》共得十四卷,收入《畿辅丛书》。《礼记附记》网罗诸书,辨其真伪,较其得失,时有新解。《礼记》一书,自郑玄为之作注,是书得以通行。郑玄阐明古义,释其异文,成就颇著,但文中不无疏漏之处。方纲常于郑注异文处,肆意品评,颇多非议。如《曲礼·拾级》,郑玄注“拾”当作“涉”,是借声,乃一声之转,“涉”为本字,“拾”为假借字。翁氏以为拾涉音虽相近,但不能以此断定其音近致伪,所谓“凡说经者以训义言,则容有后师之推测,以形声言、则岂容读者之潜易乎。”否定以声训义,视为妄测。翁氏乃金石学大师、于形体研讨颇精、但拘于门户之见,怀疑经文释义中的以声相训、见解未免失之偏激。本书有清光绪五年(1879)定州王灏辑《畿辅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排印本《丛书集成初编》收入是书。翁方纲的手稿本藏李氏木樨轩。

猜你喜欢

  • 通德遗书所见录十八种

    七十二卷。清孔广林(详见《孔氏说经五种》)辑。汉代经学,首推郑玄。玄学问渊博,博通群书。潜心经籍注释,兼采今古文,融会各家之说,为西汉传注家中最有权威者,世称“郑学”。所著《毛诗笺》、《周礼注》、《仪

  • 元史译文证补

    三十卷(内十卷有目无文)。清洪钧(1839-1893)撰。钧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人。同治进士,授翰林院修撰。曾任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出使时见俄国人贝勒津所译波斯人拉施特《史集》、伊朗人志费尼

  • 黑鞑事略札记

    一卷。清李文田撰。李文田字仲约,号芍农,广东顺德人。咸丰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李文田学出于郑夹漈、王深宁。金元故事、西北水地,旁及医方及遁形家言,无不精综,词章书翰,特其余事,有《宗伯诗文集》、《

  • 息柯居士全集

    八种,四十五卷。清杨翰撰。杨翰字伯飞,号海琴,又号息柯居士,直隶新城(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不详。道光年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出守湖南永州府。后隐于浯溪,日以著述为事,最好山水金石书画。全集收有《息柯白

  • 重刊公安县志

    二卷,明魏奇修,梁善纂。梁善,江西临川县人,成化七年(1471)举人,官公安县教谕。公安县志,创修于明永乐十年(1412)知县鲍纶,重修于正统元年(1436)教谕房龄。其书不传。成化间,梁善奉提学副使

  • 困学蒙证

    六卷。不题撰人名氏,卷首有陈寿祺序,称月樵宋令君,由进士筮仕来闽,尝出示其所撰《困学蒙证》若干卷等等。又有吴孝铭序,称乌程宋子薇卿筮仕于闽,月樵薇卿当是其字,乌程人,盖道光己丑进士宋炳垣也等等。此书盖

  • 吕子续补

    一卷。清梁玉绳(见《吕子校补》条)撰。玉绳既有《吕子校补》二卷,后又披览他书,续有所获,分见于其所著《瞥记》,及其子学昌所辑《庭立纪闻》中。清光绪年间,嘉兴陈其荣从二书中录出,依次排列,名《吕子校续补

  • 石门县志

    ①五十五卷,首一卷,清苏益馨等修,梅峰纂。苏益馨,晋宁人,曾任石门县知县。梅峰,邑人,举人,曾任晃州厅训导。《石门县志》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为五十五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星野。卷二,图考。卷

  • 莎车行纪

    一卷。清倭仁撰。倭仁(1804-1871)诉,字艮斋。蒙古正红旗人,乌齐格里氏,道光进士。道光二十四年(1844)任大理寺卿。喜谈宋儒性理之学,为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理学大师”。同治元年(1862)升

  • 红绶轩帖

    四卷。明董其昌(1555-1636)书,陈钜昌(生卒年不详)刻。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董其昌少好书、画,临摹真迹,书学颜真卿、虞世南以及钟、王,行楷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