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训纂

礼记训纂

四十九卷。清朱彬(1753-1834)撰。朱彬,字武曹,号郁甫,江苏宝应(今江苏宝应县)人。乾隆六十年(1795)举人。少与刘台拱齐名。性方正,人不敢以私心求之。家居,财足以自给,而常周济乡亲百姓,从事音韵训诂,用力尤深。除《礼记训篡》四十九卷外,还著有《经传考证》八卷、《游道堂诗文集》四卷、《自田风雅集》八卷。《礼记训纂》书首有林则徐序,谈到朱彬作《礼记训篡》乃承袭王懋竑经法、又与刘台拱,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切磋有年,析疑辨难,多有考求,故书中采此四家之说最多,旁证以清初至乾嘉间诸家之书,不下数十种。且始终以《礼记》郑注孔疏为主,撷其精要,综以古今,不薄今而爱古,亦不别门户之见,实乃《礼记》注疏集大成之作。正如朱彬自序云:“束发受书,病陈氏集说之疏略,不揣祷味,年逾知命,始取《尔雅》、《说文》、《玉篇》、《广雅》诸书之故训,又刺取《北堂书钞》、《通典》、《太平御览》诸书之涉是记者,虎观诸儒所论议,郑志师弟子之问答,以及魏晋以降诸儒之训释,撮其菁英,以为辑略,时有一得,亦附于篇。郑君注如日月之在天,江河之行地,而千虑之失,亦间有之,后儒规其阙失,补其瑕间,用是知经传之文,非一人一家之学所能尽云。”(末题道光壬辰七月自序)朱氏是书编次卷第仍沿袭《礼记》四十九篇之旧,故成《礼记训纂》四十九卷。朱氏既不盲从郑注,而不偏信朱说,而是博引诸家,采择精审,唯合理是从,于是辑略成书。如《大学》、《中庸》列原篇。《大学》并列朱熹考订之本。是书小注皆先录郑玄注,如《曲礼》上第一、于郑注后,又引吕与叔(吕大海)、吴幼清(吴澄)说,再多引朱壹语,可见朱彬注解《礼记》不分汉宋,无门户之见。又如《月令》注,特申郑玄旨音,断为出《吕氏春秋》,引“太尉秦官九月来岁授朔”诸证,皆见确切。《王制》则用王懋竑说,仍信为汉文帝令博士作,不纯用郑说;《礼运》则纯用郑注,并引王引之说。对元陈澔《礼记集说》之疏漏,亦多有纠正。至于形声训诂,据段氏《说文注》,王氏《读书杂志》、《经义述闻》者颇多。是书于义理既有引申,于训诂亦多考证,得简要而少芜杂,为清代《礼记》注释中较系统之作。此书最早版本有咸丰元年(1851)宜禄堂刊行本,又有宣统元年(1909)学部图书局石印朱氏刻本一册、藏国立故宫博物院。又有清叶景葵《卷庵书跋》不分卷家刻本,古典文学出版社铅印。又有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排印本及缩印本。另有《十三经注疏本》。

猜你喜欢

  • 考信编

    七卷。明杜思撰。思字子睿,邓县(今属河南)人。嘉靖进士,官至青州府知府。是书皆载上古之事。其目有二:原始考,始自盘古氏讫于燧人氏;读坟考,始自庖牺氏,讫于帝魁。编年纪月,记动、记言,全作策书之体。题曰

  • 孝经集注述疏

    一卷。答问 一卷。简朝亮(1851-1933)撰。简朝亮字季纪,号竹居,广东顺德人,经学家。著述有《朱先生讲学论》、《尚书集注述疏》、《论语集注补正述疏》等十余种。此书首有自序,言《孝经答问》系授徒开

  • 蜀石经

    八册(庐江刘氏影印本)。刘体乾辑。体乾字健之,安徽庐江人。此书为刘氏辑其先后所得蜀石经拓本影印而成。只以册计,不分卷。第一、二、三册是石经《周礼》。第一册是卷九,存三十七页半。其存字自《秋官上·蜡氏》

  • 春秋比事目录

    四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作者撰成《春秋通论》之后,恐学子尚未精熟“三传”,不能迅速理出头绪,于是又著此书。此书取事同而书法互异者分类辑录,共八十五类。其实,宋沈棐《春秋比事》、元赵汸《春秋

  • 七纬三十六种

    四十卷,补遗二十七卷。附录六种六卷,补遗六卷。清赵在翰编撰。赵在翰,生卒年不详,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清嘉庆间诸生。谶纬之书的搜集,始于明代孙珏《古微书》,然而该书内容驳杂不纯。乾隆间武英殿又刊刻《

  • 新刻扬州近事雨花香

    见《雨花香》。

  •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八卷四十回。题“吴越草莽臣撰”。或以为作者是冯梦龙,或以为是著《辽海丹忠录》的陆云龙,待考。该书为长篇小说,叙明万历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从发迹到败亡的经历。书分四十回,回有偶题,形式整饬致;且又在每回标

  • 抚皖治略

    一卷。《抚楚治略》一卷。《谷城水运纪略》一卷。清杨素蕴(?-1689)撰。杨素蕴生平,详见《见山楼诗文集》(辞目)《抚皖治略》为杨素蕴任安徽巡抚时的条教、奏疏;《抚楚治略》一卷,为其官湖广巡抚时的教条

  • 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

    沈孟(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述。《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一书的主要内容是,记南宋僧人道济(1148-1209)生平杂事琐语。道济,俗姓李,字心,名远。传说他是紫脚罗汉的后身,投胎于天台县一李氏之家,

  • 尚书刘氏义疏

    一卷。隋刘焯(544-608年)撰,清马国翰辑。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今属河北省)人,隋代经学家、天文学家。刘焯是刘献之的三传弟子,传其毛诗学;又受《礼》与熊安生。与刘炫齐名,时称“二刘”。隋文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