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文

礼文

手抄一卷。清初颜元(1635-1704)撰。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博野(今河北博野县)人,清初教育家和思想家,颜李(李)学派创始人。元出身贫寒,幼年作人养子,青年时以耕田理园,行医贩药为生,晚年主讲于肥乡漳南书院。一生“甘贫乐学,不交时贵”。《礼文》系广泛综合前人礼书而略加改造所辑录成的一部家礼。该书之本质是以俗礼正古礼,对通行之礼仪,凡本乎古礼而不碍于今者录之,有违俗礼者则加以改造,以期古礼适用于当世。如肃拜之礼,颜元认为女子躯体柔弱行繁琐的四拜之礼无法与男子行两拜之礼同时毕礼,因之改为女子一次下拜连续四次以首叩地即成。又如丧事的慰答哀启之文,取简切达意即可,反对使用长文,认为当五内俱裂的痛苦之时,无心读写长文。居丧之文当是“家异而人不同。”不能用统一尺度。总之,《礼文》一书因时制宜,对古礼多有改造。现存《颜李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遂翁自订年谱

    一卷。清赵畇(1808-1877)自撰。赵畇字芸谱,号岵存,晚号遂园,又号遂翁。安徽太湖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历任编修,国史馆总纂,实录馆总裁,广州、潮州府知府,惠潮嘉道,按察使等官。此

  • 李湘洲集

    十卷。《补遗》一卷。明李腾芳(约1607年前后在世)撰。李腾芳,字子实,湖南湘潭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著有《李湘洲集》。其学宗王守仁,故此集中第二卷有《阳明集抄序》

  • 奏议稽询

    四十四卷。曹本荣编。曹本荣(1621-1664),清代黄冈(今属湖北省)人。字木欣,号厚庵。顺治己丑(1649)进士,累官国史馆侍读学士,充经筵讲官,与傅以渐撰《易经通注》,其学从王守仁致知之说,尝论

  • 诗经贯解

    四卷。清徐寿基撰。寿基生平籍贯及事迹皆不详。书前有“便蒙易晓”四字,标明著书之宗旨。在诗题之下引录朱子《集传》大意,在诗篇之后又节取小序之要言,更兼在各句之上下,添入适当的字词文意,使人能通读理解。对

  • 大乘三论略章

    一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大乘三论略章》旧题名为胡嘉祥法师导义之要,共十六章。第一章二谛义,第二章二智义,第三章般若意,第四章真应义,第五章涅槃佛义,第六章佛性义,第七

  • 紫峰集

    ① 十三卷。明陈琛(1477-1545)撰。琛字思献,福建晋江人。其著有《易经浅说》。此集初刻于嘉靖中,是其裔孙所重刻。共十三卷,文七卷,诗五卷,正学编一卷,末附以年谱。《明史·儒林传》附见《蔡清传》

  • 续文选

    三十二卷。明汤绍祖(生卒年不详)编。汤绍祖字公孟,浙江海盐人。系东瓯王汤和后裔。此编成于万历三十年(1602)。采自唐及时诗文以续《昭明文选》之书。然所录止唐人、明人,无五代、宋、金、辽、元。明人只取

  • 青溪暇笔

    三卷。明姚福(生卒年不详)撰。姚福,字世昌,自号守素道人,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此书杂记作者读书所得及杂录耳目见闻等。共三卷,其首卷所述明初轶事,多为正史所不载者,可补正史之不足,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类雅

    二十卷。不著撰者姓名。观其书中风雨类引《蠡海集》、此书为明人王逵撰。又于鸟类引《埤雅广要》,此书为明人牛衷撰。可见本书似为明人所撰。书转抄而成,又不详其出典。如开卷“蔚兰天”一条,乃陆游《老学庵笔记》

  • 春秋金锁匙

    一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撰。此书撮举孔子之“特笔”与《春秋》之大例,以事之同类者互相推勘,研究其异同,以明其属于正例变例。如以隐二年“无骇帅师入极”与桓十一年“柔会宋公盟于折”合为一条,其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