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园丛书
五种,十一卷。清张迈编。张迈,始丰(今浙江省天台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畅园丛书》汇辑清金安清《能一编》二卷、明周洪谟《谏垣七疏》一卷、清杨以贞《志远斋史话》六卷、《止焚稿》一卷、清包世臣《雌雄渊》一卷,共五种,其中《志远斋史话》谈千年以来是非成败,《止焚稿》讨论江浙兴复利弊见地不凡。其他几种多为陈述利弊的疏奏。丛书刊印之时,正当中日甲午战争,故此书亦有鉴古察今的意味。有题名《畅园丛书甲函》者,收书六种,多清孙嘉淦《南游记》一卷。有清光绪甲午(1894)四明刊本。
五种,十一卷。清张迈编。张迈,始丰(今浙江省天台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畅园丛书》汇辑清金安清《能一编》二卷、明周洪谟《谏垣七疏》一卷、清杨以贞《志远斋史话》六卷、《止焚稿》一卷、清包世臣《雌雄渊》一卷,共五种,其中《志远斋史话》谈千年以来是非成败,《止焚稿》讨论江浙兴复利弊见地不凡。其他几种多为陈述利弊的疏奏。丛书刊印之时,正当中日甲午战争,故此书亦有鉴古察今的意味。有题名《畅园丛书甲函》者,收书六种,多清孙嘉淦《南游记》一卷。有清光绪甲午(1894)四明刊本。
十二卷。清吴引孙编。吴引孙,生平不详。吴氏上承其父家藏之福书堂,本人并不太刻意致力收藏宋元旧本,但能够对实用性书籍广为收蓄。此目著录图书八万余种,卷首冠以御制敕撰之书,卷二经部、卷三四史部、卷五六子部
三卷。清沈道宽(生卒年不详)撰。道宽字栗仲,宛平(今属北京市)人,官湖南桃源知县。是书辨正《玉篇》、《广韵》之谬误,求其无戾于《说文》。上卷曰篇韵类隔,辨析声音之理。中卷曰篇韵正误,考订其援引之谬脱,
一百六十卷。清钱仪吉(1783-1850)撰。仪吉字蔼人,一字定庐,号衎石,又号星湖,浙江嘉兴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官至给事中。该书记清代王侯将相百官及硕儒才彦之士,起自天命纪元,迄嘉庆朝
五卷。清倪璐辑,戈涛、刘乾用二人参与鉴定。倪璐字玉华,汉阜人。书前有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戈氏序和二十五年(1760年)刘氏序,次为凡例,包括“读诗韵法”、“识字法”、“分九音法”、“分清浊歌”等
东风渺渺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四卷。清陈克家(?-1860)撰。陈克家字梁叔,陈鹤之孙,元和(今江苏吴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官内阁中书。后入提都张国梁幕,殉难,诏赠知府衔。陈克家诗学黄庭坚,为姚莹所重。此编四卷。收
二卷。明江晖撰。江晖,字景孚,仁和(今浙江杭县)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改庶吉士,谏南巡,杖关下。出为广德知州,召授编修,进修撰,迁河南按察佥事。事迹具详《(康熙)仁和县志》人物传
三卷。附《补遗》一卷,《校勘记》一卷。清刘师培(详见《尚书源流考》)撰。该书校订董仲舒《春秋繁露》一书中的讹误,加以考证。对该书流传过程中的文句错误,时有订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
一卷。附《辨似》一卷。清黄本骥撰。本骥字仲良,号虎痴,湖南宁乡县人。本骐弟,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官黔阳教谕。少孤,与兄砥学励行,淹通经史金石之学。尚著《金石萃编补目》、《古志石华》、《郡县分韵
一卷。清末刘光撰。刘光,湖北大冶人。刘氏此书,书首有光绪三十三年(1908)自序,称“观今所仿行东西各政,……无一不在是书(指《周官》一书)中。爰逐条对举,以见我中国圣人,早具先见之明,为先路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