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水群英待问会元选要
八十二卷。宋刘达可编,元华亭沈子淮选,宁州查仲孺、吴江徐珩批点。皆不知其生平事略。其书为太学诸生答策而编。所以名曰“璧水群英待问”。全书分十六门。每门之外分二例。一曰名流举业。又分为立意发端、稽古伟议、法祖嘉猷、时文警段、绮语骈珠、当今猷策、生意收结等七子目。二曰故事源流。又分经传格言、皇朝典章、万代事实、先正建议、文集菁华等五子目。前有淳祐乙巳建安陈子和所作的序。其书的内容多为当日时文活套,不足以资考证。
八十二卷。宋刘达可编,元华亭沈子淮选,宁州查仲孺、吴江徐珩批点。皆不知其生平事略。其书为太学诸生答策而编。所以名曰“璧水群英待问”。全书分十六门。每门之外分二例。一曰名流举业。又分为立意发端、稽古伟议、法祖嘉猷、时文警段、绮语骈珠、当今猷策、生意收结等七子目。二曰故事源流。又分经传格言、皇朝典章、万代事实、先正建议、文集菁华等五子目。前有淳祐乙巳建安陈子和所作的序。其书的内容多为当日时文活套,不足以资考证。
十二卷。清胡凤丹撰。胡凤丹,字月樵,浙江永康人。黄鹤山在湖北武昌府城西南。又名黄鹤山、高冠山、高观山、石城山、蛇山、长春山、黄鹄矶。《黄鹄山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共十二卷。分为名胜、流寓、仙
三卷。宋柴望及其从弟随亨、元亨、元彪撰。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又号归田。宋理宗嘉熙年间官太学上舍。淳祐六年(1246)元旦,皇帝下诏求直言,柴望因《丙丁龟鉴》奏百忤权臣贾似道,下狱
云母屏风烛影来,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见《元朝秘史》。
不分卷。金人瑞(1608-1661)撰。金人瑞,原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更名人瑞,又改名喟,字圣叹,后以字行世。一说本姓张。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明诸生。倜傥不群,狂放有奇气,以
十四种,六十七卷。清胡念修编。胡念修字右阶,建德(今浙江建德)人。生卒年不详。官至知府,学术、文章均通,家富藏书,择其善者刻成《刻鹄斋丛书》。丛书所收,一类为其先贤著作,如胡浚《绿萝山庄骈体文集》十二
十三卷。宗旨一卷。春秋凡例二卷。明王樵(详见《周易私录》)撰。《春秋辑传》以朱熹之说为宗,并博采诸家,附以己意论断。《宗旨》凡三篇,皆举诸儒论《春秋》精要之语而录之。后有附论一篇,乃王氏论三传本末。评
一卷。清许宗寅撰。宗寅字吾田,初名畹,字芗韭,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此书卷首有晁贻端序,又有宗寅自序及后序。认为“邠(今《诗经》作豳)”地所出之诗,为周朝先代所遗。根据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定
二卷。唐代释法琳(572-640)撰。法琳,俗姓陈,原籍颖川(治所在河南许昌)人,祖上仕隋,寓居襄阳。少年出家,游历金陵、楚郢(江陵)各地,广习儒释经书,博综词义。隋末,蓄发俗服入关,隐居青溪山鬼谷洞
一百零四卷。清松峻等奉敕修。松峻,曾任盛京刑部侍郎、工部右侍郎、泰宁镇总兵等职。是书即其任职工部并且管理光禄寺事务之时所编。书分祀礼、庆筵、宴飨、供应、制造、支用、移取、官制、职掌、库贮、岁赋、丧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