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泰安县志

泰安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钤修,萧儒林等纂。黄钤字朗垣,湖南善化(今长沙)人,举人出身,乾隆四十六年(1781)任泰安县知县。萧儒林,贡生出身,候选训导。泰安州自改府,泰安县附郭后,县志始修,创于乾隆二十五年知县程志隆,再修于此。黄钤宰泰安邑后,即取程志隆旧志加以厘定,补增,使泰安新邑的疆域、山川、风俗、名物一目了然。《泰安县志》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全书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十六志目分为:天章纪、恩赉纪、盛典纪、方域考、山川考、建置考、田赋考、学校考、祠宇考、选举考、人物传、政绩录、金石录、艺文录、杂稽录。卷首有序文、目录、凡例、图考等,卷末有后序。此志分类设目基本承袭旧志,略有增添和调整。如人物传中增设德业、才猷二目,将旧志卷八风土和卷九古迹删除,将其子目并于方域考和山川考里。然其内容缺略疏漏处较多,有待订补。②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徐宗干修,蒋大庆纂。徐宗干(1796-1866),安伯桢,一字树人。江苏南通人。嘉庆进士。初任曲阜知县,道光八年(1829)任泰安知县。在山东任职二十余年,颇有政声。道光二十二年(1842)后,历任四川保宁知府、福建汀漳龙道。咸丰三年(1853)在台湾道任内镇压凤山反清斗争。次年升任台湾道按察使。后被调回内地,在河南帮办军务,镇压捻军。七年任浙江按察使,升布政使。又至通州、泰州办理团练。同治元年(1862)升福建巡抚。后随左宗棠镇压太平军余部李世贤等,死于任所。著有《斯未信斋集》。蒋大庆,邑人。徐宗干莅任后,以泰安自改附郡邑而易州为县后,前令黄钤曾修邑乘,距当时又四十余年未续了,为保存一邑文献,宗干开局修志,集邑中绅儒,分任采访编纂,以前志为蓝本,不久纂成新志。《泰安县志》道光八年刻本。此志体例之分门别类,基本承袭旧志,无大损益。惟较旧志完备。记载翔实,为地方志中善本。其尚有同治六年(1867)修锓本。

猜你喜欢

  • 洹词别本

    十七卷。附录四卷。明崔铣(1478-1541)撰。崔铣,字仲凫,一字子钟,亦字后渠,安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著有《文苑春秋》、《晦庵文钞续集

  • 观象占玩

    五十卷。旧本题李淳风撰。李淳风为唐代人,精天文历算,其生平详见《周髀算经》。《四库全书总目》援引新旧《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及《书录解题》、《读书敏求记》所载李氏著作后云:“夫古书日亡而日少

  • 野客丛书

    三十卷。附《野老纪闻》一卷。南宋王楙(1151-1213)撰。王楙字勉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年丧父,养母不仕。母亲去世后,绝意仕进,题所居曰“分定斋”,隐居读书著述,时人称之为“讲书君”。晚年得

  • 中衢一勺

    七卷。清包世臣(1775-1855)撰。清包世臣,字慎伯、诚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等。安徽泾县人。嘉庆举人,官江西新喻知县,因劾去官。晚年寓居江宁。工书。有《艺舟双楫》、《小倦游阁文集》、《管情三义

  • 体独私钞

    四卷。清代黄百家撰。黄百家字主一,余姚(今属浙江)人,黄宗羲之子,曾在其父卒后,续成《宋元学案》,著有《内家拳法》、《句股矩测解法》、《幸跌草》等书。此书是作者参照其父黄宗羲的有关论述,并结合自己的见

  • 武林藏书录

    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丁申撰。丁申(约1815-1885),原名壬,字竹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四大藏书楼——“八千卷楼”的主人。宋朝迁都南渡后,杭州(时称“武林”)成为东南文化的中枢,藏刻书

  • 武穆王演义

    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 五音集字

    十卷。清汪朝恩撰。朝恩字泽之,莲池人。自序略云:等切之书法繁而指秘,竟有至皓首青毡,切法一无所知者。兹得四声,分出五音,去其繁以就其简,阐其秘以趋于明,乃立二十五字以代字母,立三十三字以为字音。以字母

  • 支离子集

    一卷。宋黄希旦(?-1074)撰。希旦字姬仲,自号支离子,一名晞。为北宋时道士。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熙宁中尝召至京师,典太乙宫事。后病卒,其徒传为仙去此集又名《竹堂集》,为淳祐九年(1249)九龙观

  • 红雪词

    二卷。《诗余》一卷。清冯云鹏撰。冯云鹏,生平籍里均不详,与袁枚为文字交,约乾隆,嘉庆时人。袁枚八十岁题《红雪词》称“冯君善作短长吟,不在词深在意深。奇艳能惊才士胆,笑啼都入美人心”。今观其词,题材甚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