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朱子礼纂

朱子礼纂

五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原庵、号榕村,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文渊阁大学士。在官以清勤自律,任内曾举荐施琅平定台湾,为陈鹏年辨诬,赞成恢复张伯行官职,救方苞,且治河有功。晚年任文渊阁大学士时奉敕校理编辑的有《朱子大全》、《性理精义》、《周易折中》等,是康熙间颇有成就的儒学家。生平著作颇丰,除著有《朱子礼纂》外,还有《尚书解义》、《洪范说》、《孝经全注》、《古乐经》、《大学古说本》、《周易观象大指》、《中庸章段》、《中庸余论》、《论语孟子札记》、《离骚经注》、《握奇经注》、《阴符经注》、《历象本要》、《二程遗书》、《朱子语类四纂》、《韩子精言》、《古文精藻》、《榕村全集》、《四书解义》、《周易通论》、《榕村语录》。《朱子礼纂》是李光地研究朱子礼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李光地将散见于《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中的朱熹理学论述分类纂集,编辑为《朱子礼纂》一书。全书分为五目:“总论”、“冠婚”、“丧”、“祭”、“杂仪”,分条编排,具有统贯。不足在于采辑有遗缺,如《朱子文集》有《答潘恭叔书》、《论编仪礼》、《礼记章句》、《答王子合书》、《论居丧家祭》,以及《周礼三德说》、《乐记动静说》、《书程子禘说后》等篇均未录。对于两篇大意相同的则删详存略。但总观全书,不失为后世学者研究朱子礼学不可缺少的参考书。版本有《榕村全集》本。

猜你喜欢

  • 书史

    一卷。宋米芾撰。米芾生平详见《画史》。《书史》辑录前人书法真迹,皆以作者米氏之“平生目历”为据,始于西晋,迄于五代,凡此间书法名迹及印章跋尾,纸绢褙裱等,俱详记细载。辨叙其流传之渊源,考证其真伪,是后

  • 资治通鉴目录

    三十卷。北宋司马光(详见《资治通鉴》)撰。《通鉴》一书,包括宏富,卷帙浩繁,光恐读者难于寻检,故于编纂之时,提纲挈要,并成此书,于元丰七年(1084)与《通鉴》同时奏进,即进书表所谓略举事目以备检阅者

  • 新兴县志

    三十卷,清刘芳纂修。刘芳,汉军正白旗人,举人,乾隆十八年任知县。元代薜里吉思始作新志,至康熙间时有续修。刘芳上任,下车观政,制度率略,图册残缺失册,典籍故志文献无徵,索旧志,稽核旧事,志已漫漶不识,时

  • 唱经堂左传释

    不分卷。清金人瑞(1608-161)撰。人瑞字若采,号圣叹,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自负其才,肆言无忌。尝言天下才子之书有六:一为《庄子》,二为《离骚》,三为《史记》,四为杜甫律诗,五为《水浒》,六为《

  • 陶元亮年谱

    一卷。清王质撰。王质,字文蕴,浙江海宁人。王质是第一个给陶渊明作年谱的人,但谱中疏漏错误之处很多。如写渊明生年,一仍旧说,缺乏考证,又以陶诗“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句而误断渊明二十失妾等等。至于年月

  • 拘虚晤言

    一卷。明陈沂(详见《维桢录》条)撰。此书皆为陈沂所著杂说之文,一卷,分三十四条,二千余字。其体例有些近似连珠体,先取两事排比成句,作为比喻,而后阐明其寓意,即不用韵,也不注意修辞,语言朴素、浅显,通俗

  • 莆田水利志

    八卷。陈池养撰。陈池养,字春溟,莆田人。为官畿辅。道光元年,为乡人修太平、南安二陵。因思水之动,久则必变,变不为利必为害,于是采择古书,有涉莆田水利者,详加考证,辑成兹编。光绪元年(1875)刻本。共

  • 古韵溯原

    八卷。清安念祖、华湛恩同撰。念祖字景林,江苏无锡人。安吉之子。湛恩字紫屏,亦无锡人。是书略本安吉《韵徵》之说,分十六部:(一)宫宫声,东冬江韵通;(二)弓变宫声,蒸侵覃盐咸韵通;(3)章商声,庚韵半通

  • 毛诗复古录

    十卷。清吴懋清撰。懋清字澄观晚号回溪,广东吴川人。生卒年不详。嘉庆二五年(1810)举人,例援中书科中书衔。懋清著述甚多,此书为徐琪任广东学政时付梓,其自序曰:“犯三不韪欲订毛经,而补序补传,厥罪大矣

  • 石渠宝笈

    四十四卷。清张照、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庄有恭、裘曰修、陈邦彦、观宝、董邦达等人奉敕编撰。时乾隆九年(1744),与《秘殿珠林》同时稍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误为乾隆十九年。此书最先为“上谕”,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