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未轩文集

未轩文集

十二卷。《补遗》二卷。《附录》一卷。明黄仲昭(1435-1508)撰。黄仲昭名潜,以字行,号退岩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因直谏被杖谪官,弘治初(1488年)起江西提学佥事,旋乞归,以讲学为事,世称未轩先生。有《八闽通志》(已著录)、《未轩文集》、《延平府志》、《邵武府志》等,此集为其门人刘节所编,刻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由黄迈琮在嘉靖黄希白刻本基础上,加以增修,另加补遗二卷,重新刊刻行世,凡正文十二卷,补遗二卷,附录一卷。陈田在《明诗纪事》中说《未轩集》十四卷,即是将补遗二卷也计算在内。黄仲昭并不看重诗词创作,他与章懋、庄咏共同遭贬,有“翰林三君子”之称。后章懋、庄咏皆聚徒讲学,而他则刻意于地方史志的撰写,因此虽在诗文创作方面,不及章懋、庄咏著名,但仍别具一格。林瀚在黄仲昭墓志中称其“作为文章,浑厚典重,无艰深聱硗之语。”藏书家徐时栋在《未轩集》题记中也说:“未轩诗质实无华,明之中叶流尚如此,然亦时有佳句。而其题丰园十诗,竟无一二语可以入摘句图也。”由此可见,他的诗文的文学价值并不很高。另外,还有《未轩公文集》不分卷的清抄本行世。

猜你喜欢

  • 东岩诗集

    八卷。明夏尚朴(1466-1538)撰。夏尚朴(又作良朴),字敦夫,(又一字敬夫),号东岩,江西永丰(今属江西省)人。正统初赴京会试,见刘瑾乱政,不试而归。公元1511年成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嘉靖时

  • 周易经典证略

    十卷。清何其杰撰,何其杰字俊卿,山阳人,同治甲子(1864)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据此书凡例:“纯以他经解此经。或籍证子史诸集,皆与易义词异而义同者,或时有采辑解易各家注释,则列入夹注中。”故凡经史子集

  • 尚书大传辑校

    八卷。清陈寿祺撰。陈寿祺曾辑校《尚书大传》四卷,《补遗》一卷,题汉伏胜撰,已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而附之于经解之末,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此《尚书大传》乃张生、欧阳生所述,只不过源出于伏胜罢

  • 世经堂集

    二十六卷。明徐阶(1494-1574)撰。徐阶生平详见《岳庙集》。是集为徐阶诗文集。凡二十六卷。其中文二十四卷,赋、颂、诗、词二卷。徐阶为官数十年,位居首辅。对裨政多所匡救。对诗文则非所留恋。其诗多感

  • 续指月录

    二十卷。清代聂先(一写作光)撰。《续指月录》一书,是继明代瞿汝稷所作《指月录》一书的续作。所收内容自隆兴二年(1164)六祖下第十七世起,至清康熙十八年(1679)六祖三十八世止,约历五百年。列虎丘法

  • 浙江省减赋全案

    十卷。清杨昌浚等编。杨昌浚,湖南湘乡县人。历任浙江巡抚、漕运闽浙陕甘总督等职。是书为作者任浙江巡抚时编辑,其卷一为职名凡例、卷二、卷三为上谕、章奏、文牍,卷四为抗属原征细册,卷五为嘉属原征细册,卷六为

  • 尚书讲义

    一卷。清黄以周(1828-1899年)撰,其子黄家岱述。黄以周字元同,浙江定海人,官浙江分水县训导,清代经学家。黄以周采集汉、唐至清关于礼制的解说,撰《礼书通故》一百卷,考释中国古代礼制、学制、封国、

  • 小演雅

    一卷,续录一卷,别录一卷,附录一卷。清杨浚撰。浚字雪沧,别号观頮道人,福建侯官人,尚著《冠悔堂金石题跋》。是编卷首有光绪戊寅(1878年)、己卯(1879年)龚显曾、陈棨仁序及杨氏自序,并凡例十一则。

  • 梧溪集

    七卷。元王逢(1319-1385)撰。逢字原吉。号梧溪、席帽山人。江阴(今属江苏)人。至正间、被荐,不就。元末农民战争爆发,避居松江乌泥泾。张士诚征召,不应。明初再召,又以老疾辞。“逢少学诗于陈汉卿,

  • 重修平度州志

    二十七卷。清保忠、吴慈修,李图、王大论纂。保忠字小岩,正黄旗人,举人出身,道光二十九年(1849)任平度知县。吴慈,道光年间任平度知州。李图字少白,掖县人,曾任胶西书院山长,有文名。保忠莅任后,见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