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陵先贤传
二卷。明欧阳东凤编。东凤字千仞,潜江(今属湖北)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常州府知府,谢病归,起山西按察司副使,又起南京太仆寺少卿,并不赴。晋陵乃常州别称,该书专记常州历代贤哲事迹。自春秋吴国的延陵季子,讫明代钱一本,共六十九人。材料主要采自史传郡志。体例上人名为传,传末各附以颂。且作者不传;于古人必详所据之书,于近人则率注明谁人所作,以明有据。体例颇为严谨。
二卷。明欧阳东凤编。东凤字千仞,潜江(今属湖北)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常州府知府,谢病归,起山西按察司副使,又起南京太仆寺少卿,并不赴。晋陵乃常州别称,该书专记常州历代贤哲事迹。自春秋吴国的延陵季子,讫明代钱一本,共六十九人。材料主要采自史传郡志。体例上人名为传,传末各附以颂。且作者不传;于古人必详所据之书,于近人则率注明谁人所作,以明有据。体例颇为严谨。
十二卷。明施天遇撰。天遇字昌辰,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该书是为备时文捃摭而作,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去取标准,凡不合于胡传,则一概不录。故所录只有《三传》的事实,又杂引《诗》、《书》、《礼记》、《国语》
三十六卷。明胡广(1370-1418)等撰。胡广字光大,吉水(今属江西)人,建文二年(1400)廷试第一,官文渊阁大学士。明永乐十三年(1415)胡广等奉敕而撰成此书。本书辑明永乐前为《四书》注解者计
一卷。清张大昌(生卒年不详)撰。该书记南宋大儒王应麟事实。就钱大昕与陈仅各撰《王深宁年谱》分别取舍,又复广为搜集考证而成,增益颇多。谱后记所著书目,并著其存佚。复录陈著、袁楠、郑觉民、全祖望等诗文记述
二卷。清世祖撰。清世祖即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此书大都是从诸家经典、成语中摘录的所谓“劝善格言”,尤其以宋代的《太上感应灵篇》中所摘的语句居多,共二百六十六条,如“勿以小善不足以为福而
一卷。清黄尚毅撰。尚毅,清末叶四川绵竹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中书科中书。该书记其师杨锐事迹。杨锐字叔峤,亦四川绵竹人,以优贡生考取知县,未就。又考取内阁中书,充会典馆帮总纂,官书成,晋为侍读,
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词》一卷。《简尺》二卷。《年谱》三卷。宋黄庭坚(1045-1105)撰。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一卷。近人杭辛斋撰。此书将算学与周易相互结合,以阐明易数之大旨。他认为算学与《周易》是相通的,数皆以天地为本,凡演数皆阳顺阴逆、以参天两地为用。数由心生,始于一,本于一,以致无穷,易数与《九章算术》、
八卷。清武亿(1745-1799)撰。武亿字虚谷,一字小石,号授堂,自号半石山人。河南偃师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任山东博山知县。大学士和珅遣番役捕盗,横行州县,武亿执而杖之,被罢官。因贫不
一卷。明陈贞慧撰。贞慧字定生,江苏宜兴人,诸生,侍郎于延之子。与侯方域、冒襄、方以智称四公子。著有《雪岑集》。山阳者用向秀闻笛语意。该书记父辈或同辈中有节操之士,他们或死国难,或死党狱,或死感愤,或死
一卷。清陈奂(详见《诗毛氏传疏》撰。陈奂少从江沅游,通六书音韵,师事段玉裁,治《毛诗》、《说文》,又与高邮王引之、王念孙父子交游。陈奂是清代学者中治《毛诗》最有成就者之一。他还精通礼学,认为论礼当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