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胡氏传辨疑

春秋胡氏传辨疑

二卷。明陆粲(详见《左传附注》)撰。此书乃驳正《胡传》之作。陆氏认为,胡安国说经,或失之于过求,词不厌烦而孔子之意愈晦。陆氏主张信经而不信例,《自序》云:“昔之君子有言《春秋》无达例,如以例言,则有时而穷。惟有时而穷,故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其书体例则先列《胡传》于前,而以己意纠正于后。如胡氏认为《春秋》之所以起于鲁隐公,是因为《春秋》罪周平王,而陆氏则引欧阳修“得鲁史记自隐公至于获麟”之说以驳胡氏。又如“隐元年”,胡氏释元为仁,云:“即位之一年必称元年者,明人君之用也。元即仁也。仁,人心也。”陆驳之云,“古者谓首为元,元年者,即位之首年。”又引《周仲称父鼎铭》、《父己鼎铭》、《敔敦铭》以证周之时凡月皆称王,又引《商钟铭》证三代皆称王月,以驳“王正月”出自圣笔的附会之说,极其精当。又如昭公元年“莒展〔舆〕出奔吴”,胡氏云:“展舆曷为以国氏?罪诸侯之与其立也。”臆度之甚。陆氏驳之云:“书展舆而不采莒,则无以知其为莒之展舆也,故以国氏。”凡此之类只十余条,大抵皆能切中胡氏之弊。此书作于陆氏谪居贵州都镇驿之时。现存指海本。

猜你喜欢

  • 铁桥金石跋

    四卷。清严可均撰。严可均(1762-1843),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文字学家。嘉庆举人。研究文字音韵之学。主要著作有《说文声类》、《说文校议》、《铁桥漫稿》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 邻水县志

    六卷首一卷,清曾灿奎修,甘家斌纂。曾灿奎,贵筑人,曾任邻水县知县。甘家斌,邑人,曾任大理寺卿。邻水县志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由县令徐枝芳创修。乾隆二十二年(1757)县令陈觐光、道光元年(1821

  • 躬耻斋文钞

    二十卷。《后编》六卷。《诗钞》十四卷。清宗稷辰(1792-1867)撰。宗稷辰字迪甫,一字涤甫,号涤楼,浙江会稽(今绍兴)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山东运河道,历主湖南、群玉、濂溪、

  • 东安县志

    二十二卷,清李光昭修,周琰纂。李光昭,字潜严,浙江山阴县人。由监生任武清县丞,乾隆八年(1734)任东安知县。周琰,字西序,浙江萧山县人。东安县志创于明嘉靖年间,后屡修之。乾隆十四年(1749),知县

  • 伤寒论后辨直解

    见《伤寒论后条辨》。

  • 乌衣香牒

    四卷。春驹小谱二卷。清陈邦彦撰。陈邦彦,字世南,号春晖,自号匏庐,海宁(浙江海宁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癸未(1703)年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精书法,工小楷。著作有《乌衣香牒》、《春驹小谱

  • 易纂言外翼

    十二卷。元吴澄撰。吴澄所著《易纂言》义例,散见于各卦,不相统贯。卷首所陈卦画,亦粗具梗概,未及详言,于是复撰《外翼》。自明以来,《易纂言》有传本,而此书则流传渐稀,《元史》本传失载。朱氏《经义考》云:

  • 吴兴绝唱集

    四卷。《续集》二卷。明邱吉(生卒年不详)编。邱吉,字大祐,湖州(今属浙江)人。本书收录其乡元、明两代之诗,亦间及流寓;其人非吴兴而诗为吴兴,作者亦附于后。所录多涉俗艳,不尽诸家之长,且以绝唱为名,而邱

  • 中庸合注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乃剽窃《四书大全》而成,内中于饶鲁等人的论说有所征引。书前有吴澄的序,虽于篇末称为序,篇首却称总说,与序体不符,似拼凑而成。

  • 读孟子札记

    二卷。清罗泽南(1807-1856)撰。泽南字仲岳,又字子和,号功甫,湖南湘乡人。清理学家,著有《周易附说》、《人极衍义》及诗文集等。是书传说大义,对宋儒中主程朱而所得甚浅,尊濂、洛、关、闽,至等之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