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传辨章

春秋左传辨章

三十卷。清牟昌衡(1773-?)撰。昌衡字午桥,栖霞(今属山东省)人。此书前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牟昌衡自序,篇目下又有牟昌衡题记。此书起惠公之元妃孟子,止故韩魏反而丧之,共十二公,二百五十五年,厘为二百零五篇,从每篇之中摘取一二字作为篇目。《春秋》与《左传》本来各自单行,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才将经传割裂分配。昌衡苦于旧本以传附经,破碎难读,起止不明,离合失措,于是潜心研究,重新加以厘正,标明其篇目,以恢复《左传》的原貌。区划篇目,大体上以一年为一篇。事实上,以一年为一篇,未免牵强附会,妄加分析。杜预以前,经传固然各自别行,但《左传》本为解经而作,《春秋》既然是编年体,则传也按时间顺序纪事,而一件事的终始,必然不是年月所能限制的,所以往往一事而分载于数年之内,或者年月已终,而事还未完,这在《左传》中不乏其例。如果硬以一年为一篇,则事件的起止不明。并且编年体与纪传、纪事体不同。纪传以人为主,纪事以事为经,当然可以各列篇目,至于编年,则随时纪事,往往一年之中,涉及不止一国,也不止一事,因此难以单独列篇。牟昌衡此书硬要为编年体厘定篇目,未免徒劳无功。此书有咸丰九年己未(1859)三省斋刊本。

猜你喜欢

  • 康熙字典

    四十二卷。清圣祖玄烨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命大学士张玉书(1642-1711)、陈廷敬(1639-1712)与翰林院官员共三十人合撰,历时六年,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成书,原名《字典》。其编纂

  • 西畴日钞

    二卷。明顾枢(生卒年不详)撰。顾枢字庸庵,无锡(今属江苏)人。天启(1621-1627)中举人。作者为顾宪成之孙,高攀龙的门人。此书主程朱之学,而抨击陆九渊、王守仁之学。又谓考亭(朱熹)之学得姚江而明

  • 昭明太子集

    六卷。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撰。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生平详见《文选残卷》(辞目)。曾编《文选》三十卷,裒集秦汉以来诗文甚富,为总集之祖,对后代文学影响较大。自己也

  • 泰律补

    一卷。清闵为人撰。为人字德修,云南保山人。喜研乐学,曾读乡先辈葛中选所撰《泰律》,以为所言甚善,唯所附图尚有缺遗,故作《泰律补》一卷。此书卷首有作者自序,谓《泰律》乃《周易》精髓,专气音声直气声音,即

  • 鰕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俯视上路人,势利惟是谋。高念翼皇家,远怀柔九州。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 予宁堂法书

    四卷。清陈奕禧(1648-1709)书,于准(生卒年不详)摹勒。陈奕禧,字六谦,又字子文,号香泉,晚号葑叟。浙江海宁人,贡生。诗歌、书法俱在当时享有盛名,著有《隐绿轩题跋》、《金石文录》等。于准,字子

  • 静庵集

    一卷。明张羽(1333-1385)撰。张羽,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江西九江)人。元末,授安定书院山长。洪武六年(1373),征起,庭对称旨,授大常寺司丞,后兼翰林院,同掌文渊阁。著有《静居集

  • 易纂言外翼

    十二卷。元吴澄撰。吴澄所著《易纂言》义例,散见于各卦,不相统贯。卷首所陈卦画,亦粗具梗概,未及详言,于是复撰《外翼》。自明以来,《易纂言》有传本,而此书则流传渐稀,《元史》本传失载。朱氏《经义考》云:

  • 读易日钞

    六卷。清张烈(1622-1685)撰。张烈字武承,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授内阁中书。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改为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历任左春坊左赞善。有《史

  • 于肃愍公集

    八卷。明于谦(1398-1457)撰。于谦为明代诗文作家。字廷益,号节庵。钱塘(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授御史,以才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前后在任达十九年之久,饶有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