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堂考

明堂考

三卷。清孙冯翼(生卒年不详)撰。孙冯翼,字凤埔,奉天承德县(今辽宁沈阳市)人。贵州巡抚孙日秉之子,以二品恩荫,援例为候选道。是书末题“嘉庆壬戌年九月十九日,承德孙冯翼凤卿氏校于白门中丞第之郑学斋”,知是书成于1802年。是书无序跋,惟上卷《古合宫遗制考》下略言:“蒙为此学,五年于兹,不敢自信,质之毕文学以田,乃成斯帙。说则会通诸经,制则稽合象数,左图右书,通夫地人以明其说,庶几不坠先正典型。后世之议明堂,不按经典或彼此相訾,事袁准、颜师古纰缪尤甚;汉儒之后,惟魏李谧、贾师伯、隋宇文恺及宋紫阳朱氏,尚知明堂室之制,而度数未详。后生与于斯文,盖不能无述”云云,此即叙述撰是书之大旨。中卷为《明堂遗制考》,下卷为《明堂图》。是书搜采广博,辨说也颇详晰。然以孙诒让《周礼正义》证之,似尚有未合者,如是书谓明堂盖行礼之堂,礼毕则虚其位,故宗祀则曰清庙,斋宿则曰路寝,教士则曰大学,养老则曰庠,始自东则曰东序,习射则曰泽宫,大飨献馘诸大礼,皆于此宫;又谓卢植、颖子容、高诱之说,附会路寝太庙,概以为明堂,说殊牵强。今考《盛德记》及《韩诗郑驳异义》,已纠其非;又据《大戴记·盛德》卢辨注、《南齐书·礼志》五俭议、《隋书》牛弘议、灵灵疏袁准正论言,明堂者大朝诸侯之处,宗庙享鬼神之宫,辟雍为大射之处,太学为众学之居,清庙为训俭之室,各有专用。贾思伯云“周礼营国,左祖右社,明堂在国之阳则非天子太庙”,孙诒让断言“明堂之辟雍与大学之辟雍绝异,若路寝宗庙在王宫之中,与明堂地远不相涉,形制亦绝不同”。是书亦主在国东南之说,而又主即清庙路寝之说,殊不知太庙路寝岂能距王宫太远,自以孙氏之说为优。是书孙氏《正义》迄未一引,或不甚以是书为然。“议礼如聚讼”,古人早已言之,必欲如是书而合太庙、路寝、明堂为一,则不可通处殊多,斯亦说经者所宜注意也。有嘉庆七年(1802)《问经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词海遗珠

    四卷。明劳堪(约1571前后在世)编。劳堪字道亭,号庐岳。江西德化(今九江)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官至副都御史。此书杂收金石文字以及诗词杂文;不分体制,亦不叙时代;对原文又多有删节,似仅供

  • 隶释

    二十七卷 宋洪适撰。洪适(1117-1184),字景伯,晚年自称“盘洲老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金石学家。与弟遵、迈,并称“三洪”,工文词。孝宗时,任司农少卿,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好

  • 复斋钟鼎款识

    一卷。宋王厚之撰。王厚之(1131-1162),字顺伯,浙江诸暨人。宋乾道三年(1167)进士。历官浙西通判,改江东提刑,直显谟阁致仕。书中著录五十九器。内有青笺者十五器,为毕良史所收。钟七、鼎二十一

  • 涉闻梓旧

    二十五种,一百一十四卷。清蒋光煦(详见《别下斋丛书》)编辑。蒋光煦既刊《别下斋丛书》之后,意犹未尽,又校刊此书。其门类与前书大致相同,选辑诸书虽上及宋元,但以清代撰述为多,共二十五种:元黄泽《易学滥觞

  • 上医本草

    四卷。明赵南星(生卒年不详)撰。赵南星,字梦白,号侪鹤,高邑(今河北柏乡北)人。万历甲戌(157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为明代名臣。此书成于泰昌元年(1620)。作者自序言:曾久病数年,至不能用药,于

  • 诗经世本古义

    二十八卷。明何楷撰。楷字元子,镇海卫(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楷博综群书,尤邃经学。天启进士。值魏忠贤乱政,不谒选而归。崇祯间迁科给事中,举劾无所避。杨嗣昌夺情入阁,楷劾之,忤旨贬二秩。福王命掌都

  • 方等三昧行法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方等三昧行法》一书,卷首序称唐代已佚,宋代来华的日本僧人寂照齐有述。据此可知,智此作“有依堂别行二众,依堂之僧,一日之间,六时行道,四时坐禅

  • 大学千虑

    一卷。明穆孔晖撰。孔晖字元庵,堂邑(今山东堂邑县)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谥文简。该书引伸朱熹《大学章句》、《大学或问》之说,并引佛教经籍以为佐证,认为儒释一本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十二卷。乾隆四十一年(1776)奉敕撰。记载明末抗清殉节志士以及死于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成祖朱棣篡位时殉难者之事迹。共分三类:凡生前事迹卓著,可传之后世,而又取义成仁者,各予以专谥,共33人;生前事迹平平

  • 肥城县乡土志

    九卷。清李传煦纂修,钟树森续修。李传煦,邑人,优廪生出身。钟树森,桐城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肥城县知县。时朝廷命各州邑纂修乡土志,以为学校历史地理教科书之参考,并由学部制定纲目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