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德平县志

德平县志

①四卷。清戴王缙修,刘胤德纂。戴王缙字绅黄,渤海沧州人,康熙八年(1669)进士,九年(1670)任德平县知县。刘胤德字孟采,一字克滋,号默斋,邑人,顺治二年(1645)举人,三年(1646)进士,曾任盐山县知县,著有《默斋杂俎》。按德平县志,创自明嘉靖三十三年知县赵壝,再修于万历三十四年知县王霖,此书为三修。戴王缙掌德平,正好朝廷下诏修志,戴王缙奉敕开局修志,聘胤德主其事,准昔酌今,补缺订讹,历时一年遂成新志。《德平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全书四卷,四十七门,分为:卷一封域、分野、建置、沿革、山川、市镇、风俗、物产、田赋、城池、户口、存留、驿站、官俸、食盐;;卷二公署、学校附书院,坛壝、庙祠、寺观、牌坊、桥梁、邮传、市集、古迹附八景、陵墓;卷三官师、元以前无考、县令、县丞、主簿、县尉、训导、名宦、乡贤、科甲、贡士、椽阶、勋爵、封赠、恩荫、隐逸、文学、孝义、贞节、灾祥;卷四艺文、诗赋。此志多取嘉靖赵镈本扩充而作,旧本仅二十九门,其多达四十七门。然各篇文字,均甚简洁。本志优点有二:一是详略得当,如其对切民利病者,莫如田赋,故详细记载,使为吏者,遵制奉行,垂为定式,从中尚能窥见社会民生症结,较一般抄录成书,不可同日而语;二是记述本邑风俗,直笔无隐。其书不愧为佳本。②十卷,首一卷。清钟大受纂修。钟大受字达观,福建上杭县人,由解元乾隆五十四年(1789)任德平知县。德平县志,虽创于明,续于清,而赵镈、王霖、戴王缙三志,皆无存板,观风问俗,无从参考,钱大琴志成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惟其体例不善,记载多有遗漏。钟大受掌德平后,见钱大琴志缺漏较多,锐意修志,适廪生王不显以文献汇略进,颇称赅恬,足备采择。就取钱志而变通,分门别类,间袭原文。然今昔顿异,不无增删,遂成新志。《德平县志》嘉庆元年(1796)刻本。此志虽依据旧志而作,较旧志为完备、加详,增补旧志遗漏。对邑中沿革、古迹两目之考证,亦极精详。如邑属河道,古今异名,尚能雅俗殊称,目均能详细说明,使读者不致混淆。十二卷,首一卷。清凌锡祺修,李敬熙纂。凌锡祺字绍黼,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出身监生,光绪十七年(1891)任德平县知县。李敬熙字文止,邑人,历任州判。凌锡祺掌德平时,邑志自嘉庆元年邑令钟大受修纂又已近百年未修。其间赋役之增裁,建置之兴废,政治之得失,风俗之盛衰,皆急待修辑。适山东巡抚张曜,欲续修通志,颁发举要十二条于各州、县,并檄修邑志。锡祺奉命后,延集邑绅耆,筹谋修志,分任采访,依据旧志体例,增续之,历十月志成。《德平县志》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此志分门别类,全部承袭旧志,各卷小序,也照录旧文,虽有小改动,无大删改。如移铺舍目于邮传之下,更符义例。又如选举志举要新例,编年作表,乃增续旧志。唯此志订正旧志之误,精审不苟。其尚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济南天成谦记南纸店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汤液本草

    三卷。元王好古(详见《医垒元戎》)撰。书名“汤液”取其《汉志》中“汤液经方”之义。王氏取本草及张仲景、成无已、张洁古、李东垣之书,间附己意,于南宋嘉熙二年(1238)辑成此书。上卷为药性总论部分,选录

  • 切韵

    ①五卷。隋陆法言撰。陆法言(562-?)名词,一作慈,字法言,以字行。魏郡临漳(今河北临漳县)人。开皇中为承奉郎,因其父得罪朝廷,坐罪除名。曾与刘臻、萧该、颜之推等人讨论音韵,评议古今是非、南北通塞,

  • 释迦氏谱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释迦氏谱》一书,是道宣嫌其《释迦谱》十卷“过于详繁,不利于初学人等,并以为自可前修博观,非为后进标领,于唐代麟德二年(665)在西明寺册节

  • 楚辞韵解

    八卷。清邱仰文(1696-1777)撰。邱仰文,字襄周,号省斋,滋阳(今山东兖州)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四川定远知县。著有《省斋自存稿》、《楚辞韵解》。卷首有陆耀序,胡德琳序,作者自序,凡

  • 河间六书

    二十七卷。金刘完素(详见《素问玄机原病式》)撰,明吴勉学等编校。又名《刘河间医学六书》。吴勉学字肖愚,歙县(今属安徽省)人,辑有《痘疡大全八种》等书。此书初刊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为吴氏辑金元

  • 三坟书

    一卷。不著作者,明陶宗仪订。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著有《辍耕录》、《书史会要》、《南村诗集》等。《三坟书》相传为古代易名的名称,久佚,其书名见于《左传》及《尚书序》中。《左传·昭公十二年》谓:“是能读

  • 真松阁词

    六卷。清杨夔生(生卒年不详,约乾、道年间人)撰。夔生字伯夔,金匮(今江苏无锡)人。词人杨芳灿之子。官蓟州知州。敦敏嗜学。生平著述于诗文外,尤工倚声,守其家法,且陶冶于唐宋诸名家,撷其精华,抒以妙笔。所

  • 六书会原

    十卷。清潘肇丰(生卒年不详)撰。肇丰字古堂,浙江余姚人。此书正文八卷,《补遗》、《互讹》各一卷。据其《凡例》所述,以为文字始于一丨丿。由此或弯或曲而为若干字,又由此或重叠错并而为若干字。从此凑合变化,

  • 魏郑公谏录

    五卷。唐王方庆(?-702)撰。王方庆名綝,以字行。咸阳(今属陕西)人。武后时官至凤阁侍郎平章事,终于太子左庶子,封石泉公,谥号贞。平生著述颇丰,除本书外,还著有《南宫故事》、《尚书考功簿》、《谏林》

  • 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

    二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所引的事迹至南宋末年。据此推断,此书可能是无人所为。建阳麻沙刊版。此书每二卷为一集,以广韵排列,以四声分隶各姓。末二卷为复姓。复姓之中,以上一字为韵而排列。每姓都引史传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