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屈宋古音义

屈宋古音义

三卷。明陈第撰。陈氏既撰《毛诗古音考》,复以《楚辞》去《诗经》未远,《楚辞》音亦属古音,遂取屈原所著《离骚》等二十五篇,除去《天问》一篇,得二十四篇;又取宋玉《九辩》九篇、《招魂》一篇;又增以《文选》所载《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四篇;计三十八篇。谓其中字与今音异者计二百三十四字。各推求其本音,并与《毛诗古音考》互相发明。每字列本证,旁证则间附字下,不另为条。第一卷考证古音,其后二卷则举三十八篇各为笺注,而音仍分诸句下。“盖以参考古音因及训诂,遂附录其后,兼以音义为名”(《四库全书提要》)。其书凡例云:“今检屈宋音与《毛诗》同者八十余字,则提其本音直注云:详见《毛诗古音考》。其《毛诗》所无者一百五十余字,辄旁引他书以相质证,俾读者一游目于此,已得其大旨。至于本文韵脚,复注云古音某,庶几迎刃而解矣。凡此皆以发明古音,以见叶音之说谬也。”“余初录屈宋辞赋,只存其正文,不著注。友人谓无注难读,因取旧注删润之,间亦附以鄙意。然从前注楚辞者,或以一二句、三四句断章,虽解其义,而其韵混淆,未易晓也;如《离骚》屡次转韵,其韵之多有至八句、十二句为一韵者;《招魂》亦屡次转韵,韵之多有至十六句、二十句为一韵者。今余一以韵为断。若《惜往日》、《悲回风》,有以二十句、二十二句、二十四句为一韵者,其韵既长,不得不分而注之,然亦书于其下。其他二句、三句韵者,亦明书之。故一开卷若指诸掌,此则窃取之微意也。”是书焦颙序于万历甲寅(1614年),陈氏自序于万历癸丑(1613年)。有明刊本、《学津讨原》本、《一斋全书》本、武昌张氏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据《学津讨原》本影印本等。

猜你喜欢

  • 关陇丛书

    九种,十八卷。民国张鹏一辑。张鹏一字扶万,陕西富平人,撰有《隋经籍志补》、《漠律类纂》等,并编有数种丛书。该丛书中收有张鹏一辑录之丛书三种:《扶风班氏佚书》、《北地傅氏遗书》、《挚太常遗书》,前两种为

  • 刘道荟晋起居注

    一卷。清黄奭辑。刘道荟,又作道会,南朝宋北徐州主簿。《隋书·经籍志》载《晋起居注》三百一十七卷,《唐书·经籍志》著有三百二十卷。其书自武帝(司马炎)始至安帝(司马德宗)终,记两晋一百余年间诸帝言动行止

  • 大唐众经音义

    《新唐书·艺文志》称《一切经音义》为《大唐众经音义》。详见“一切经音义”。

  • 环谷集

    八卷。附录《环谷先生年谱》一卷。元汪克宽(1304-1372)撰。克宽字德辅,一字仲裕,号环谷先生。祁门(今属安徽)人。以聚徒讲学为业。其学以朱子为宗,文章持论谨严,详尽明达,无支离迂怪词。诗仅存十余

  • 静用堂偶编

    十卷。清代涂天相撰。涂天相字燮庵,号存斋,一号迂叟,康熙进士,孝感(今属湖北中部)人,官至工部尚书,著有《谨庸斋札记》、《守待录》、《存斋闲话》。此书便是从以上作者所著的书中摘录主要内容,分上、下两编

  • 东林同难录

    一卷。清缪敬持(生卒年不详)撰。敬持江苏江阴人。明朝天启年间,宦官把持朝政,东林党诸多俊杰被难。其后人辑有《同难录》,桐城左氏刻之。康熙七年(1668年),敬持订补其缺,重新刻印。现有江阴耕学草堂重刊

  • 说文韵谱校

    五卷。清王筠撰。王筠生平著述,见《说文句读》。《说文韵谱》全称《说文解字篆韵谱》,南唐徐锴撰,乃是为《说文解字》作的音序检字表。《四库提要》云:“锴所编部分,与《广韵》稍异。又上平声内痕部并入魂部,下

  • 寿亲养老新书

    四卷。宋陈直(详见《养老奉亲书》)撰,元邹铉(生卒年不详)续编。邹铉,号冰壑,又号敬直,元大德中泰宁(今属福建)人,出身世宦之家,颇谙养生之道,年七旬身犹健朗。邹铉很推重陈直所撰《养老奉亲书》,但又觉

  • 钟评左传

    三十卷。明钟惺(详见《左传文苑》)评点。钟惺评点《左传》,着重推阐其文法,作为士子习举业的读本。该书有明毛晋汲古阁刻本。

  • 快雪堂集

    六十四卷。明冯梦祯(1548-1605)撰。冯梦祯,字开之,晚年自号真实居士。秀水(浙江嘉兴)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因忤张居正,病免归故。万历二十一年(1593)补广德州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