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屈子章句

屈子章句

七卷。清刘梦鹏(详见《春秋义解》)撰。该书又称《屈子楚辞章句》,《四库存目》称《楚辞章句》,误。卷首有谢锡位乾隆五十四年(1789)序,作者乾隆二十五年(1760)序,另附《屈子纪略》一篇。正文七卷,卷一《离骚》,卷二《九歌》(刘氏删去《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之名,称《湘君前后篇》、《司命前后篇》,并将《东君》移至《东皇太一》之后),卷三《卜居》,卷四《天问》,卷五《招魂》,卷六《哀郢》九章(主要为今《九章》篇章,但删《怀沙》,补《远游》,并删各篇标题,以为都是哀郢之词、故称《哀郢》九章,以第一章、第二章……标识),卷七《怀沙》,包括《渔父》、《怀沙》,标题《怀沙》,删去渔父歌,增入《史记·屈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其辞曰”九字。以为《大招》与《离骚》诸篇不相类,不是屈原作品,弃而不录。此书可取之处是:一、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研究方法。在自序中说:“不逆其志,其人不可得而知也。不论其世,其志不可得而逆也。”卷首附《屈子纪略》,意在说明屈原的生平行迹,并依据写作背景,将屈原诗作系以刘氏推定的具体年代,使读者对屈原思想、作品内容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刘氏考定的屈原生平、行迹与诸家之说多有不同,只能姑备一说。二、对每篇诗作的分析,注重整体把握。每篇均有总论,再分段注解,对章旨节义都有归纳,各篇脉络清晰,便于读者对每篇诗作的总体深入理解。三、具体注文,多有可取。如注《天问》“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刘氏引《竹书纪年》、《山海经》、《左传》指出,“该”为殷先祖王亥,“有扈”是“有易”之误,为传说中古国名。王亥败于有易,有易人因辱他,令其放牧牛羊。此解颇准确。王国维依据出土的甲骨文辞,进一步论证其说的正确。将《离骚》乱辞中“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解为并非自尽,而是表示以身殉国之意,也较通达。此书不足之处是:随意变易屈原作品篇次,合并篇章,更改篇名,是强古人以就己意的作法,加上又未申明充足理由,实不足取。对《九歌》各篇主旨概括,未必符合原旨,如称《湘君》是告语同志待时后图,《河伯》是伤寂寥等。又以赋、比、兴点评《九歌》各篇,也难以概括其艺术特点。在校文字异同上,参考多种底本,比较详细,但不注某字出某书,显得依据无力,且欠严谨。版本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藜青堂刊本,姜亮夫藏。嘉庆五年(1800)藜青堂刊本。

猜你喜欢

  • 东涧集

    一卷。宋汤汉撰。汤汉,字伯纪,号东涧,安仁(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以荐授信州教授,度宗时官至工部尚书,谥文清。事迹载于《宋史·儒林传》。史称汤汉有文集六十卷,然至清末只有所编《妙绝古今》并有传本,

  • 吉羊镫室诗集

    五卷。清瞿树镐(1790?-?)撰。瞿树镐,字经孳,上海嘉定人。中溶之子,钱大昕之外孙。卒年和事迹未详。卷首毛凤序称:“公之诗皆发于性灵,而其感人尤深且切。公之诗皆有为而作,有慨而言,语挚情真,非同浮

  • 续猗氏县志

    ①四卷。清周之祯修,崔曾颐纂。周之桢字甫,河北清苑县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同治二年(1863)任猗氏县知县。崔曾颐字少伊,永济县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主讲郇阳书院。同治五年(186

  • 说经

    三卷。清韩泰青(生卒年不详)撰。泰青字南月,别号渔津老人,江苏萧山(今属浙江省)人。泰青之父韩仲遹,字绍闻,好学不倦,家有藏书数千卷,圈阅九遍,论著颇富。泰青幼承父学,后又师从蔡柯山、周青崖。所著《说

  • ■■亭集

    三十二卷。《后集》十二卷。清祁隽藻(1793-1866)撰。祁隽藻字叔颖,一字淳甫,后改为实甫,号春甫,晚号观斋,山西寿阳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同治初,以

  • 味古斋恽帖

    二卷。清陈墫(生卒年不详)集,陈贯霄勒石,赠与曹载奎。陈墫,字仲尊,又字古衡,号苇汀,别署白堤花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曹载奎,字秋舫,其生平见《怀米山房吉金图》。陈墫工于书画,且鉴择精审,故将自藏

  • 南宋元明僧宝传

    十五卷。清代释自融(1615-1691)撰。门人释性磊补辑。《南宋元明僧宝传》一书属于佛教僧传体书中的类传佛书,成书于清康熙三年(1664)。主要内容是记载南宋建炎元年(1127)到清顺治四年(164

  • 玉田春水轩杂剧

    清张声价(1803-1848)撰,张声玠,字奉兹,一字玉夫,又字润卿,号蘅芷庄人,湖南湘潭人。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随直隶布政使陆建瀛在保定为幕客。翌年任元氏知县。后卒于

  • 明熹哲皇帝实录

    八十四卷。明温体仁(1573-1638)等修。体仁字长卿,号园峤,浙江乌程(今湖州)人。万历进士,授编修。崇祯朝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书起泰昌元年(1620)九月,迄天启七年(1627)七月。崇祯元

  • 御纂朱子全书

    六十六卷。清爱新觉罗·玄烨(见《日讲易经解义》)钦定。南宋诸儒好作语录,朱熹卷帙尤富,玄烨病《晦庵大全集》记载杂出众手,编次不在一时,语录择之不精,并有臆说失真之处,遂特诏大学士李光地等,去芜取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