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对数简法

对数简法

二卷,续一卷。清戴煦(1805-1860)撰。戴煦初名邦棣,字鄂士,号鹤墅,又号仲乙,钱塘(今杭州)人。他早年研习中算,与谢家禾相善,家禾死,校刻其遗书,并著有《重差图说》、《勾股和较集成》、《四元玉鉴细草》,均未刻出。后与项名达成忘年交,同治三角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及椭圆求周术,项名达死后,戴为之续成《象数一原》。1845年撰《对数简法》二卷,次年又续一卷,1852年撰《外切密率》四卷,《假数测圆》二卷,合刊成《求表捷法》、1860年太平军破杭州,戴煦与其兄自尽。十七世纪对数传入我国之后,对数表造法仅有《数理精蕴》下编卷三十八的“递次开方法”,极为繁琐。戴煦说这种方法“布算极繁,甚至经旬累月而不能竟求一数,故言算者鲜不望之而生畏。夫立法太繁,则较算不易。”(自序)有见于此,戴煦不断改进旧法,详加探索,终于获得了简法,创立了二项式展开式。《对数简法》卷上“开方七术”,“求开方表”中记载了我国数学史上最早的关于指数为任何有理数的二项式定理,嗣后又与项名达一起将指数推广为任意实数的情形,使造表变得简便。为进一步简化计算步骤,戴煦先行求出七十二个数的对数,其它数的对数皆从此而生,这就是不用开方的简算法。他还在前人幂级数研究的启示下,于《续对数简法》中阐明:10的自然对数与任何整数的常用对数皆可用幂级数来计算。他认识到当n无限增大时,n〔(1+x)1/n-1〕的极限为1+x的自然对数,继而给出了lg(1+x)的幂级数展开式,在此基础上,可逐步求出任意自然数的常用对数。戴煦的成果虽晚于欧洲的同类成果,但属独创性的工作,具有一定意义。《对数简法》版本主要有:《求表捷术》本,现藏北大图书馆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西算学丛书初编》本;《古今算学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子史精华

    一百六十卷。清张廷玉(详见《骈字类编》)、蒋廷锡、张照等四十余人,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编撰而成。康熙六十年受敕始修,雍正五年完成。清世宗御定颁行。经、史、子、集四库之中,子、史二部最为浩博,也最为芜杂

  • 南华合璧集

    五卷。明黄鲁曾(1487-1561)编。黄鲁曾,字得之,吴县(今属江苏)人。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五岳山人省曾之弟子。本书编选长洲王宠(1494-1533)之诗,而附以己作,合为一集。王宠,字履

  • 新方言

    十一卷。近人章炳麟撰。章炳麟(1869-1936)字太炎,一名绛;初名学乘,字权叔。浙江余杭县人。从俞樾学,又问学于黄以周。年二十七加入康有为发起的“强学会”,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参加维新运动

  • 山谷内集

    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词》一卷。《简尺》二卷。《年谱》三卷。宋黄庭坚(1045-1105)撰。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 春秋世论

    五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该书对春秋时期合离之势、盛衰之迹进行评论,总结历史经验,往往有感而发。作者自序称该书“本王道之通塞,堙邪说之利害,旁引兵略,画地形,订国是”,实际上是借春秋史事,

  • 天远楼集

    二十七卷。明徐显卿(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徐显卿,字公望,号检庵,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不详。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著有《天远楼集》。是集为其嗣子徐元淓所编。凡二十七卷。

  • 长物志

    十二卷。明文震亨(1585-1645)撰。文震亨,字启美,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文征明之曾孙。天启中以恩贡为中书舍人,崇祯中官武英殿中书舍人,长于书、画,且咸有家风,并以善琴供奉。明亡后,绝食而死,

  • 明文授读

    六十二卷。清黄宗羲(1610-1695)编。《明文授读》为明文总集,于清康熙年间刊刻行世。集前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徐秉义序,其门人张锡琨序,其子黄百家序及黄宗羲《明文案》原序。据徐秉义序称,黄宗

  • 昆新两县续修合志

    五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金吴澜、李福沂修,汪堃、朱成熙纂。昆山为县,始于梁代,自元代方升昆山为郡。清雍正三年(1725),分昆山之地置新阳县,于是有乾隆十六年(1751)张予介等修《昆山新阳合志》

  • 伤寒心要

    一卷。金镏洪(生卒年不详)编。镏洪号瑞泉野叟,都梁(今湖南武岗)人。学术上尊崇刘河间之学。此书即敷衍刘河间之说。书中首列伤寒心要论,又载有双解散、小柴胡、凉膈、天水合服、凉膈合小柴胡、大柴胡合黄连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