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宋九朝编年备要

宋九朝编年备要

三十卷。南宋陈均(1174-1244)撰。均字平甫,号纯斋、云岩。福州莆田(今属福建)人。曾为太学生,后力学不仕,潜心著述。著有《宋九朝编年备要》、《中兴编年举要备要》。该书原名《皇朝编年纲目备要》,约成于绍定二年(1229)。系均采宋代国史、日历、实录、会要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司马光《稽古录》、徐度《国纪》、熊克《九朝通略》等数十家著作,仿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体例,删繁撮要,博考互订而成。该书始自太祖,迄钦宗,凡167年,只书大事,不记细琐;据事直书,不加评论。所记当时故老遗闻,可补史书之缺。李焘《长编》所缺徽宗、钦宗部分,本书可供参考。前有自序及绍定二年(1229)真德秀、郑性之、林三人序。有黄丕烈宋精雕本,昭文张氏影写宋刊本二十五卷,补刊五卷;另有朱子清宋刊本,振绮堂抄本,屐砚斋抄本,广雅拟刻目有旧抄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孙溪朱氏经学丛书十三种

    三十八卷。清朱记荣编。朱记荣,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南北朝时,经学分成南学和北学。隋唐统一后,唐太宗因感儒学多门,章句繁杂,加之南北经学的不同对科举取士多有不便,欲将异说纷纭的经义统一起来,便召见国子监

  • 研经堂春秋事义合注

    三卷。清单铎(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撰。单铎,高密(今属山东)人,自署敕授文林郎。其书中所引诸家之说,时代最晚的为孙嘉淦《春秋义》一书。孙嘉淦字锡公,太原(今属山西)人,康熙时进士,乾隆年间官至吏部尚

  • 正韵

    见“洪武正韵”。

  • 柯椽集

    一卷。清周宣猷(约1736前后在世)撰。周宣猷字辰远。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选浙江桐庐知县,有政声。迁盐运河运判,以事罢官。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南巡,献诗复原衔。著

  • 重修泰安县志

    十四卷。民国葛延瑛修,孟昭章纂。葛延瑛,民国十五年(1926)任泰安县县长。孟昭章,邑人。葛延瑛任县长后,考泰安县志,自道光八年邑令徐宗干重修后,距当时已四十余年未有续修了,恐年远事湮,文献难征,聘孟

  • 传家迂言

    一卷。明贺应保(生卒年不详)撰。应保字宏任,号正予,永新(今江西永新)人。著有《传家迂言》、《迂议》、《迂亿》等。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共十四篇,均为贺应保之家训。书中多参引古事以示劝戒,但其中杂有许多因

  • 历朝通略

    四卷。元陈栎(1252-1334)撰。陈栎字寿翁,休宁(今属安徽)人。学宗紫阳,学者称为定宇先生。延祐初,乡试中选,不赴礼部试,教授乡里数十年,宋之后,隐居著书。晚年称东阜老人,卒年八十三岁,著有《尚

  • 侍儿小名录拾遗

    一卷。旧本题宋张邦几(生卒年不详)撰。书前有张邦几自序。序曰:少蓬洪公作《侍儿小名录》,好事者多传焉。王性之《补录》一卷以授余,曰他日观书有可采录之,乃作《拾遗》。与晁公武的《读书志》合。但晁公武称旧

  • 玉茗堂集

    二十九卷。明汤显祖(1550-1616)撰。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海若士,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临川(江西抚州)人。汤显祖出身于书香世家,少有才名。十四岁进学,二十

  • 损斋备忘录

    二卷。明梅纯(生卒年不详)撰。梅纯,字一之,夏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洪武中驸马都尉梅殷之玄孙。初为定远县知县,因忤上官,弃归。遂袭武阶,为中都副留守。此书分上下二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