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墨经

墨经

一卷。宋晁贯之撰。晁贯之,字季一,生卒年不详。曾任检讨官,平生无其它嗜好,唯见墨,喜动眉宇。精于制墨,尤善和胶之法。著有《墨经》。《墨经》是一部论述制墨之书。全书共论述二十个问题:一论松,主要论述造墨所用之松,以及何松为上,何松次之,何松为下。二论煤,主要论述如何建窑,如何扫煤,以及如何辨煤之优劣。三论胶,主要论述胶对制墨的作用,胶的优劣,胶的制法。四论罗,主要论述如何筛煤。五论和,主要论述如何和煤,以及胶、煤、水的比例。六论捣,主要论述如何把墨泥捣均匀。七论丸,主要论述制墨丸的方法。八论药,主要论述历代制墨掺药之法。九论印,主要论述用何物制墨印的底版。十论样,主要论述什么式样的墨为最佳。十一论荫,主要论述使墨干燥之法。十二论事治,主要论述对墨如何事治。十三论研,主要论述如何研墨。十四论色,主要论述以墨的色彩、光度鉴别墨的优劣。十五论声,主要从敲击、研墨的声音论述墨的优劣。十六论轻重,主要从墨的轻重论述墨的优劣。十七论新故,主要论述故墨优于新墨。十八论养蓄,主要论述养蓄新墨之法。十九论时,主要论述制墨的时间。二十记工,主要记载历代制墨的良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墨经》一卷,旧载明代毛晋《津逮秘书》中,只题曰晁氏撰,不著时代、名字。考宋代何远《春渚纪闻》对晁季一的嗜墨、制墨、论胶,与《墨经》所记相吻合,疑《墨经》为晁季一所撰。然而晁季一为晁公武之族叔,晁公武《读书志》对此说不该没有记载。考《读书志》佚其子部五类,类书一类,《墨经》一书正在所佚之中。故此,知《墨经》为晁贯之撰。现存《说郛》本、《津逮秘书》本、《唐宋丛书》本、楝亭刊本、《晁氏丛书》本、《学津讨原》本、《续百川学海》本、《夷门广犊》本、《艺圃搜奇》本、清钞本、《四库全书》本、《美术丛书》本、古书流通处影印楝亭本、日本文政六年江户刊本等。

猜你喜欢

  • 说文蒙求

    六卷。清刘庠(生卒年不详)撰。刘庠字慈民,号钝叟,南丰(今属江西)人。咸丰举人,官内阁中书。受业于曾国藩,少好考证,晚致力两宋诸子书。著有《易说》、《说文蒙求》、《俭德堂文集》等。此书乃为初学识字而作

  • 台州丛书己集

    十二种,四十八卷。民国杨晨编。杨晨字定夫,浙江黄岩人。辑有《续台州丛书》、《台州丛书续集》。本丛书收台州宋人著作三种,元人著作九种,均为诗文集。其中宋吴芾《湖山集》十卷、宋陈耆卿《筼窗集》十卷、元丁复

  • 海桑集

    十卷。明陈谟(?-1388)撰。陈谟,字一德,号心吾,江西泰和人,约生于元成宗时,洪武初召赴阙,以疾辞归。洪武三年(1370)曾校文于广东,后主奉新清节书院讲席。事迹具载《明史·儒林传》,著有《海桑集

  • 魏桓范

    见《世要论》。

  • 白田杂著

    八卷。清王懋竑(详见《朱子年谱》)撰。白田,为懋竑之号。是书皆其考证辩论之文,较之《朱子年谱》,用力颇深。如易本义九图论家礼考,皆反复研究,参互比较,持论精确,新颖,为先儒所未发。其引史互证,拾遗补阙

  • 汉书札记

    七卷。清李慈铭(1829-1894)撰。李慈铭字伯,号尊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五年(1879)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年(1894)卒,六十六岁。他博涉群书,而对诸史尤其擅长。他于所

  • 中国关系论

    四卷续一卷。美国林乐知(1836-1907)撰。林乐知,美国监理会教士。1860年来华传教,后转于中国政府机关任翻译及教习职,凡十八年,为上海江南制造局和海关译书三百九十余部。1879年在苏州创办博习

  • 丧服经传王氏注

    一卷。魏王肃(详见《仪礼注》)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别出《丧服经传》一卷,王肃注,《唐书·艺文志》题注《丧服记》,应当是在前代,《丧服》在十七篇外单行,因此,马、郑等人都著有《丧服经传注》。

  • 青莲舫琴雅

    四卷。明林有麟编。林有麟字仁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人。为太仆寺少卿林景阳之子。官至龙安府知府。此书无论古琴制度、名称、典故、赋咏等全都收录,只是不录琴谱。可见此书本是隶事之书,而不是审音之书。书

  • 范县志续编

    一册,清杨沂修,杜均平纂。杨沂,仪征县人。曾任范县知事。杜均平,邑县廪生。《范县志续编》光绪三十四年(1908)国文报馆石印。全书不分卷,仅一册。首有杨沂、杜均平序、凡例、续修姓氏。正文为:沿革、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