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圣证论

圣证论

① 一卷。魏王肃(195-256)撰,王谟(约公元1790年前后在世)辑。王肃字子雍,东海(今山东郯城西)人,王郎之子,司马昭岳父,三国时魏著名经学家。历任散骑黄门侍郎、议郎、侍中等职,官至中领军,加散骑常侍。为学综贯群经,善贾逵、马融之学,而与郑玄相左。郑赞谓:“孔子撰书,乃尊而命之《尚书》。尚者上也”。肃序谓:“上所言,史所书,故曰《尚书》也。”其学后世称为“王学”。曾遍注群经,所注《尚书》、《诗》、《论语》、《三礼》、《左传》等书及《圣证论》均已亡佚,清人多有辑本问世。王谟字仁圃,又字汝麋,江西金溪人,清代经学家、文学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授知县,乞就教职,选建昌府教授,后告归。卒年七十六。谟天才俊逸,好博览,读书有心得,辄为札记。生平撰辑甚富,有《江西考古录》(或曰《江右考古录》)一卷,《豫章十代文献略》五十二卷,《汝麋玉屑》二十卷。《韩诗拾遗》十六卷,《夏小正传笺》四卷,《补孟子释文》七卷,其他有《补史记世家》、《尚书杂说》、《三易通占》、《左传异辞》、《古今人表问》、《汉唐地理书》、《家语广注》等数十卷及《汝麋诗钞》、《文钞》。又“尝辑汉魏群儒著述之已佚者,分经、史、子、集部,片议单词,无不甄录,为《汉魏遗书钞》五百余种,用力至深”(《清史列传》卷六十八)。《圣证论》一书,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王肃传》,云“肃集《圣证论》以讥短玄”。《隋志》著录十二卷,《两唐志》著录十一卷。其书主要援引伪《孔子家语》等书,托称“取证于圣人之言”,借孔子的名义来驳斥郑玄,与“郑学”对立。借此书可以考见郑、王经学思想的异同。如“一天说”认为天体无二,“天唯一而已,何得有六”,以驳康成“六天说”。原书佚于唐后,王谟辑本仅二十条,或并录马融郑玄之说于前,或单录郑玄说于前,或附晋张融评、马昭驳于后。王本搜采未尽,且编次杂乱,不如马国翰辑本完备。有《汉魏遗书钞》本。② 一卷。魏王肃(见上条)撰,清马国翰(见《五经通义》)辑。国翰所辑共四十余条,依经为次编排,另附晋马昭驳,孔晁答,张融评。《旧唐书·元行冲传》云:“守郑学者,时有中郎马昭,上书以为肃谬。诏王学之辈,占答以闻。又遣博士张融案经论诘……具《圣证论》。”据此,可知王肃此书在当时学界影响之大,“郑学”与“王学”论争之激烈。此乃当时学界的正常现象,不足为奇。马昭,受学郑玄之门,维护郑学;孔晁、行冲所言“王学之辈”,维护王学。张融以第三者的身份品评郑、王学术得失,谓郑注渊深广博,两汉四百余年,未有伟于玄者,然玄注群经亦有失误。所评较为允当,可惜其言未尽。马昭以《孔子家语》为王肃增加,非郑玄所见,后人据此谓王肃伪造《家语》一书。三子所为“驳”、“答”、“评”,今所存者,大概备于此。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春秋浅说

    一卷。清宗室寿富撰。作者认为《春秋》三传不可废,舍三传不能通《春秋》,但《春秋》之旨,有可以不待传而见义的。《春秋浅说》从《春秋》中摘一百九十余事,以作者本人的理解加以解说,评断褒贬,往往凭私臆决。该

  • 小学述闻

    二卷。清姚衡(生卒年不详)撰。姚衡为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姚文田之子。是编卷首有嘉庆甲子(1804)姚氏自序,云:“文僖公(指其父姚文田)与铁桥(即严可均)共造《说文长编》,《群书引说文类》先成,命衡

  • 诗述

    不分卷。清任兰枝(生卒年不详)撰。是书虽有刻本,然无撰者姓名,今之著作权归属,乃据是书卷端任祺题字而定。是书解诗,无所依凭,空言己见,臆想颇多。如于《周南》、《召南》,以为述文王之化,其不言男子而言女

  • 通志堂九经解

    见《通志堂经解》。

  • 西湖八社诗帖

    不分卷。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闽人祝时泰游于杭州,与其友结诗社在西湖之上。其时会吟者有“紫阳社”、“湖心社”、“玉岭社”、“飞来社”、“月岩社”、“南屏社”、“紫云社”、“洞霄社”等八社。八社分

  • 李刚己先生遗集

    五卷,《附录》一卷。李刚己(1871-1914)撰。李刚己字刚己,南宫(今河北南宫市)人。从学范肯堂、贺松坡。清光绪十九年(1893)乡试,闱艺初出,合肥李文忠公见之,惊曰:“此人材器闳远,异日当与我

  • 九家易象辨证

    一卷。清纪磊撰。此书是辨正九家易象之作。“九家易”,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称《荀爽九家集注》,荟萃了汉晋诸儒以象说易的著作,诸如荀爽、京房、马融、郑玄、宋衷、虞翻、陆绩、姚信、翟子玄等。惜其书宋初散佚。

  • 毛诗述义

    一卷。隋刘炫撰,清马国翰辑。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沧州)人。生卒年不详。《隋书》及《北史》本传皆载牛弘曾在大业初年引炫修律历并纳言杨达举炫博学有文章,遂得以除太学博士,后以品卑去任。还家不久因盗

  • 握机经解

    一卷。清王撰。王字始旦,绛州(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此书根据《李卫公问对》,以《握机经》384字皆太公增衍之文,故采辑各家旧说,参以己见,为之集注。《四库提要》对此书评价不高,谓《问对》本阮逸伪撰

  • 七录斋文集

    六卷。明张溥(1602-1641)撰。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斋名七录,太仓(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崇祯进士,选庶吉士。年二十,即与同里张采有文名,号为“娄东二张”。曾与郡中名士结文社,称做“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