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部丛刊

四部丛刊

五百零四种(分三编:初编三百五十种,续编八十一种,三编七十三种)。民国张元济(1867-1959)等辑。张元济字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因参加维新运动,1898年戊戌政变时被革职。后在上海致力于文化出版事业,毕生主持商务印书馆,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四部丛刊》。辑有《续古逸丛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还著有《校史随笔》、《涵芬楼烬余书录》等。《四部丛刊》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所选均为研究古籍的常备著作。编辑者就涵芬楼和其它藏书中,选择宋元旧刻、明清精刻精校和手稿本,辑成该丛书,用石印复印。内有宋本七十二种,金本二种,元本三十四种。例如经部《毛诗》、《孟子》、《尔雅》,史部《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考异》、《资治通鉴目录》等均据宋本影印。所以该书不仅可供一般人研究古代文献者翻阅,更可供专门研究版本校勘学等参考。本书初编由商务印书馆于民国八年(1919)初次影印,民国十八年(1929)第二次影印,并曾更换21种同书的更好版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出版缩印本(书名为《缩本四部丛刊初编》)。续编由商务印书馆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影印,三编也由商务印书馆于民国二十四至二十五年(1935-1936)影印。另外,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1985年上海书店出版续编(66-82册)影印本,三编(11-60册)影印本。1986年出版三编(60-70册)影印本。

猜你喜欢

  • 越事备考案略

    二卷。清刘名誉编辑。刘名誉,广西桂林人。《越事备考》一书主要记载中法战争的情况,该书共十三卷,六册。其中包括谕旨一卷、奏议三卷、刍言六卷、案略二卷及愚说一卷,皆根据当时的官府邸钞及报纸等史料编写而成。

  • 兰台轨范

    八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此书成于乾隆二十九(1764)。“兰台”本是汉代宫中藏书之处,后又称史官为兰台史或兰台,本书即取材于历代医著撰写而成,作者认为其内容均足为治疗典范。故名。

  • 剩言

    十四卷。明戴君恩(生卒年不详)撰。戴君恩,字忠甫,一字紫宸,澧州(今湖南省澧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553)进十,历工部主事,督修永陵,有功;监军讨平奢酋之叛,历官都御史,巡抚山西,官至四川兵备副使。

  • 畏垒笔记

    四卷。清徐昂发(生卒年不详)撰。徐昂发字大临,长洲(今江苏省杭州市)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书始作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多系昂发随笔札记

  • 启札锦语

    七卷。不著撰者姓名。其出书时代亦不详。与《启札云锦裳》同载《永乐大典》之中,其体例亦相同。其俗陋亦如出一辙。

  • 传信适用方

    二卷。宋吴彦夔(生卒年不详)撰。吴彦夔,字拙庵,南宋医家。此书旧本不著撰人姓氏,《宋书·艺文志》载此书亦不言作者,《四库全书》据陈振孙所言断为吴彦夔所撰,成于南宋淳熙庚子(1180)。全书分上、下两卷

  • 东流县志

    ①十二卷,明陈春修,汪文纂。陈春,浙江仁和人,明万历初知东流县事。汪文,自号清白堂居士,邑人,官云南维摩州知州。东流旧无专志,至明正德,邑宰李浑始创修东流县志。汪文谢官乡居时,适陈春来任东流知县,于是

  • 柯劭忞先生遗著

    三种,七十九卷。清末民国年间柯劭忞(详见《春秋穀梁传注》)撰。三种为《春秋毅梁传注》十五卷、《新元史考证》五十八卷、《译史补》六卷。第一种,本书有专条介绍,可参阅。柯劭忞撰《新元史》时,仿司马光《资治

  • 三江闸务全书

    六卷。清程鹤翥撰。程鹤翥,字鸣九,山阴人,康熙举人。《三江闸务全书》康熙间刻本,共六卷。分为正续二编。篇首冠图一幅,后附考证四十四条,续编二十一条。此书专考三江塘闸海口诸务,所记或为程氏亲身所历,或为

  • 方言补校

    一卷。清刘台拱撰。刘台拱(1751-1805)字端临,号子阶,一字江岑,江苏宝应县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中举,会试不遇。曾寓居京师,与朱筠、戴震、邵晋涵、王念孙、任大椿友善,稽经考古,为诸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