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会要

唐会要

一百卷,五代王溥撰。王溥(922-982),字齐物,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五代后周至宋初“十年作相”,又是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后汉乾珰元年(948),状元及第。隐帝即位后,为枢密使、同平章事郭威幕僚,随郭威征讨三叛。郭威以后周代汉,王溥累官户部侍郎,由翰林学士改端明殿学士。显德元年(954),郭威病危,委任王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入宰相班子。周世宗继位后,王溥力赞亲征北汉,三征淮南,推动了后周“混一天下”的进程。显德六年(959),周世宗病逝,薛帝即位。作为监修国史的宰相,王溥上表请修《世宗实录》,撰成四十卷。建隆元年(960),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王溥以宰相进位司空,以个人之力撰录成《唐会要》一百卷、《五代会要》三十卷。后又“三迁一品”,自太子太保迁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宋太宗继位,封祁国公,卒后谥为文献。早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苏冕兄弟便纂集唐高祖至德宗九朝沿革损益之制,撰成《会要》四十卷。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宰相崔铉主持纂集唐德宗以下至宣宗朝的典制故实,撰成了《续会要》四十卷。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周世宗命窦俨编纂《大周通礼》,窦俨奏请“依唐《会要》门类,上自五帝,迄于圣朝,悉命编次。”(《玉海》卷六九《礼仪》)王溥在这样的背景下,取苏冕《会要》和崔铉《续会要》,重新厘订,又采集唐宣宗以下史事,编纂成一百卷。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正月献上。因当时苏冕《会要》、崔铉《续会要》尚存,故称该书为《新编唐会要》。最迟不过宋仁宗庆历年间,即在苏州刻印刊行。元、明两朝,几乎不见流传。苏冕、崔铉两书,约在此时亡佚。王溥新编,也出现缺卷和错杂。全书大体含帝系、礼、宫殿、舆服、乐、学校、刑、历象、封建、佛道、官制、食货、四裔等基本方面,分540余目,记各类沿革损益之制,亦兼载事迹。其有细琐典故不能确定立目者,则别为“杂录”或“杂记”,附于相关各目之后,约30处。记述之中,又间录苏冕驳议若干则。该书最可宝贵的价值在于,它实际上保存了苏冕、崔铉二书的原始素材。《旧唐书》中的音乐、天文、五行、舆服、食货等志以及南蛮、西南蛮、西戎、北狄等列传,大部分内容与今本《唐会要》记述全同,甚至连文字都如出一辙。研洽唐代典故,玄宗以前《通典》所记为早,玄宗以后则该书为最早,价值自在两《唐书》之上。该书刻本至清初已属罕见,仅常熟钱氏写本,亦非足本。乾隆年间,四库馆搜访遗书,汪启淑所进抄本较钱氏写本,卷九二不残缺,卷九三、九四两卷首尾完具,收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为清代第一个刻本,成为通行本。同治年间,江苏书局翻刻,校勘颇精,改正了其中一些错处,为清代最后一个刻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学丛书”本,即以聚珍本为底本。1955年,中华书局又用商务印书馆纸型重印出版。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江苏书局本为底本,参以聚珍本和上海图书馆藏的四个抄本,校点出版,并附录《玉海》中的《唐会要》佚文36条,按原目编次。

猜你喜欢

  • 明堂考

    三卷。清孙冯翼(生卒年不详)撰。孙冯翼,字凤埔,奉天承德县(今辽宁沈阳市)人。贵州巡抚孙日秉之子,以二品恩荫,援例为候选道。是书末题“嘉庆壬戌年九月十九日,承德孙冯翼凤卿氏校于白门中丞第之郑学斋”,知

  • 双溪草堂诗集

    一卷。附《游西山诗》一卷。清王晋徵(约1694年前后在世)撰。王晋徵,字涵斋,安徽休宁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工诗,本集为王晋徵自定、自编,以编年为次。始于康熙十二

  • 郴江百咏

    一卷。宋阮阅(约1139年前后在世)撰。阮阅字闳休,舒城(今安徽庐江县)人。生卒年不详。宣和中,知郴州。建炎初(1127),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著有《松菊集》,今佚不传。《郴江百咏》则其知郴州时所作。其

  • 翻译忠经

    一卷。清孟保译撰,其生卒年不详。孟保,字辅之,号定轩,汉军镇黄旗人。历官三等侍卫,新疆巴里坤领队大臣,大里寺卿。《中经》汉本,相传汉马融撰,郑康成注,明张溥辑《汉魏六朝文集》,以此列之融集中。体裁仿《

  • 孔钟英集

    十卷。清孔毓琼(约1675前后在世)撰。毓琼字钟英。江西新城人。生卒年均不详。曾学于魏禧,其他事迹不详。著有《孔钟英集》。此集共十卷。据集前魏禧序称,“其学古于世所不学之目。”故文颇有“健气”,而且“

  • 迎霭笔记

    二卷。清代程鸿诏(生卒年不详)撰。此书记载了作者游历鄂、蜀的见闻,还记述了有关诗话、药方等方面的内容,较为杂乱。其中药方很多是摘自清代学者陆以《冷庐杂识》一书中,另外此书中还有一些考证与考据,有较大参

  • 济美录

    四卷。明郑烛(生卒不详)撰。郑烛,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所编《济美录》成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当为嘉靖前后人。《济美录》之“济美”取成人之美之意,歌颂美德而已。郑烛之祖有元歙县令

  • 孝经证要

    八卷。清叶向时撰。叶向时字竹庭,零陵(今属湖南)人。《孝经证要》依经立纲,附纲别目,搜罗古人好的言行,分经引证。宋稷辰《躬耻斋文抄》有《孝经证要》跋一篇,称该书“举古今,包小大,合本末,实有以阐之”。

  • 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

    一卷。明康海(1475-1540)撰。康海字德涵,号对山、浒西山人、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与李梦阳为诗友,常相唱和,并非议先辈。正德初,李梦阳下狱,康海向刘瑾

  • 四禘通释

    三卷。崔适撰。崔适名怀瑾,字觯甫,归安人,诂经精舍学生,生卒年未详。著有《春秋复始》、《史记探原》等书。“禘”的含义历史上历来不清楚,生于东汉末年的郑玄也不能尽知其义。因此所论禘、祫,都不合古代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