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李氏音

周礼李氏音

一卷。晋李轨(?-619)撰,清马国翰辑佚。李轨有《周易音》,已著录。李氏《周礼音》既有古音,亦有转音,除为郑(玄)注作音外,亦为杜子春、二郑作音。作古音者,如《春官·序官》“乃立春官宗伯”,先郑注,“帝曰俞”,俞音由,《诗·生民》“揄”与“蹂”、“”、“浮”为韵,是徐氏音为古音。《司尊彝》“说酌”,说音雪,说、阅并从兑声,皆读弋雪切,知徐氏音为古音。作转音者,如《郁人》“和郁鬯”先郑注,“煮之鐎中”,“鐎,即修反”,此从宵韵入尤韵,一在段玉裁《六书音韵表》二部,一在三部,两部合用最近。《职方氏》“弦蒲”注,在汧,汧,空定反,此从先韵入霰韵。“朝士族谈”注,僔语也,僔音纂,此从魂韵入缓韵,一音在段氏十三部,一在十四部,亦通用最近。《司烜氏》“坟烛”,故书“坟”作“蕡”,一音妇辈反,由文韵入队韵、一在段氏十三部,一在十五部,两部通转最近。《大祝》“振动”,动音董,此为郑兴读动为董作音。《车人》“为来庇”,庇,似斯反,此为郑众读庇为其,“颡有疵”之“疵”作音。李氏作音亦有非是者,如《考工记》“登阤”,阤音他,此亦未合,当以徐邈“丈尔反”为正。总之,李氏音必有师受,绝非妄作。李氏原书早已亡佚,马国翰从《经典释文》等书中辑出此书,刻入《玉函山房辑佚书》。马氏所辑尚有疏漏者,如《弓人》“蹙于脑”,“蹙又音促,又且六反”,并见于《经典释文》,而马氏漏辑。《考工记》“夫人而为镈也”,夫,方无反,乃徐(邈)音;“蹙于脑”,“脑,乃老反”,乃陆(德明)音,皆非李(轨)音,而马氏误辑入此书。此外,“遂大夫”当为“县正”,“轮已庳”当为“则于马终古登阤也”,“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锡之锡”,当为“昔读履错然”之“错”,马氏皆未能订正。

猜你喜欢

  • 蝶几图

    一卷。明严澄(详见《松絃馆琴谱》)撰。是书是据《燕几图》变通而成。《燕几图》以方几长短相参,是书则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几案形状如蝶翅,所以叫蝶几。其式有三,其制有六,其数有十三,其变化之式共有一百多

  • 期不负斋全集

    二种,十四卷。清周家楣撰。周家楣字筱塘,江苏宜兴人。咸丰年间进士,曾官礼部主事,两任顺天府尹,兼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全集二种为《政书》九卷、《文集》五卷。《政书》记吏治邦交之事。光绪九年(1

  • 文肃集

    二十三卷。明赵贞吉(1508-1576)撰。赵贞吉,字孟静,号大洲,内江(今四川省)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翰林编修,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肃。著有《文肃集》。是集凡二十三卷,其中诗六卷,

  • 思补斋诗集

    六卷。清潘世思(1770-1854)撰。潘世思,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江苏吴县人,乾隆状元,累官至吏部尚书、军机大臣。鸦片战争爆发后,力主林则徐驰赴广东禁烟。其人早擢科第,久历中枢,案牍之余,走笔

  • 金石遗文录

    十卷。清陈奕禧撰。陈奕禧(1648-1709),字六谦,号香泉,海宁(今属浙江省)人。由贡生官至南安府(今属江西省)知府。陈奕禧长于书法。他就其所得金石,采录其文,编辑成书。王士祯称陈奕禧收藏秦汉唐宋

  • 临安集

    六卷。明钱宰(1299-1394)撰。钱宰,字子予,一字伯均,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元至正间进士,因亲老不赴公车,教授于乡。明初征修《礼乐书》,洪武六年(1373)授国子助教,以赋《早朝诗》忤旨,遣归

  • 存审轩词

    二卷。清周济(1781-1839)撰。周济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止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少能属文,常与包世臣议论经世之学。曾研习兵书,兼习击刺骑射。嘉庆十年(1805)进士,授官淮安府学教授。因与知

  • 桓令君集

    一卷。魏桓阶撰。(生卒年不详)。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曹操平荆州,辟桓阶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魏国建立后为虎贲中郎将、侍中,迁尚书。文帝即王位,迁尚书令,封高乡亭侯,加侍中。及受禅

  • 谢宣城集

    五卷。齐谢朓(464-499)撰。谢朓,字玄晕,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世称“小谢”,以别于谢灵运。是南朝齐著名诗人,“竟陵八友”之一。明帝时为中书部,出任宣城太守。以《北楼吟咏》为世盛传,诗家皆称

  • 唐大诏令集

    一百三十卷。宋敏求编。宋敏求(1019-1079),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北宋著名历史学家。父绶,官至知枢密院事,迁兵部尚书、参知政事,藏书万卷,亲加校勘。敏求,赐进士及第,被荐为《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