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吹剑录

吹剑录

一卷,《吹剑续录》一卷,《吹剑三录》一卷,《吹剑四录》一卷。南宋俞文豹(生卒年不详)撰。俞文豹字文蔚,括苍人。生平事迹不详。自谓以文字之缘,漫浪江湖四十余年,晚年索居京国,专事著述,取苏东坡诗“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之意,定名所居为“堪隐”,闭门守泊,条理故事,以及昔日见闻和当时所得,笔录成书,以庄子“吹剑首者,映而已”之语,以定书名。接着又成《续录》一卷、《三录》一卷、《四录》一卷,共四卷。全书杂记诸事,内容广泛,而以论述经学、道学为主,间及百家及轶闻琐事。其中,《吹剑录》(即初录)一卷,《四库全书总目》存目,检其卷首相序之前谓“此编已刊行,板留书肆,不可复得,因删旧添新,再与续集并刊”,序末记淳祐三年(1243),可知今所见本为第二次删定之本。《四库全书总目存目》谓其书,“议论实多纰缪,于古人多所诋诃。如贬武王则拾苏轼之绪论,诋孟子则循李觏之谬词,斥诸葛亮为不明大义、不忠汉室,亦本其兄俞文龙之妄说,盖俞文龙以此说取解于同文馆,故俞文豹述之也。他若韩愈、程子并遭掊击,又文彦博灯笼锦之事则独信魏泰之讹书,通鉴纲目帝蜀之辨,则为力攻朱子之特笔,其妄诞无识,殊为悖理。所谓小人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者欤。”全盘否定此书。其实,俞文豹提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看法,正是其善于动脑思考的表现,并非人云亦云,完全可以作为一家之言,不宜深责。《续录》、《三录》长期佚失。《四录》,《四库全书》著录,题曰《吹剑录外集》一卷,亦有称为《别录》者。卷首自序署曰,淳祐庚戌(1250),卷末载二诗,诗前题词有“绝笔于斯录”之语。《四库全书总目》谓“盖其晚年之所作,故学问既深,言多醇正,其记道学党禁始末甚详;所称韩、范、欧、马、张、吕诸公无道学之名,有道学之实,故人无间言;伊川、晦庵二先生言为世法,行为世师,道非不宏,学非不粹,而动辄得咎,由于以道统自任,以师严自居,别白是非,分毫不贷,与安定角、与东坡角、与东川、象山辨,求必胜而后已。亦未始非平心之论也。”大抵肯定此书,予以收录。今观全书,所论多经史百家之文,间及医卜等书,于前言往事,辨证发明,以寓劝戒之意,多有见解。尤其是书中所记科举之弊、士大夫倾轧之风、官吏狼狈为奸、宫禁宦侍之浪费、取民杂税之烦苛、草野之民含冤无告等南宋末年情状,皆为可贵史料,足资参证,不宜尽废。今传本不一,《四库全书》、《知不足斋丛书》、《笔记小说大观》等丛书本收录《吹剑录外集》一卷,《读画斋丛书庚集》、宛委山堂《说郛》、《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古今说部丛书》等丛书本收录《吹剑录》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节本收录《吹剑录》一卷以外,又收有《吹剑续录》12条。建国前后,张宗祥于京师图书馆意外地发现了《吹剑三录》钞本,重新予以整理,连同《吹剑录》、《说郛》本《吹剑续录》及《吹剑录外集》(改称《吹剑四录》)合编为一书,改题为《吹剑录全编》,又将《说郛》第四十九卷之《唾玉集》所收19条(疑为《吹剑续录》之文)附于书末,由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8年出版,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新出版张宗祥校订《吹剑录全编》。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洪范数

    宋蔡沈(1167-1230年)撰,清张文炳校刊。蔡沈字仲默,建阳(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学者。隐居九峰,学者称为九峰先生。曾师事朱熹。主要著作有《洪范皇极》、《书集传》、《蔡九峰筮法》等。本书卷首有张文

  • 宣恩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张金澜修,蔡景星、张金圻纂。张金澜,浙江平湖人,监生,官宣恩知县。蔡景星,湖北蕲州人,举人,官训导。张金圻,金澜三弟。乾隆四十四年(1779)县令贾思谟撰志稿一卷,蔡景星等据此为底本

  • 尚书注疏

    见《尚书正义》。

  • 金石表

    一卷。清曹溶撰。曹溶(1613-1685),字洁躬,号秋岳,秀水(今属浙江省)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监察御史。清代官至户部侍郎,出为广东布政使,后左迁山西阳和道。著有《崇祯五十宰相传》等书

  • 古今万姓统谱

    见《万姓统谱》。

  • 知耻斋诗集

    六卷。清谢振定(生平详见《知耻斋文集》)撰。谢振定诗笔清远,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自抒怀抱,重自然,少模拟。清诗人张维屏在《诗人征略》初集中摘其“宵寒烛屡跋,琐碎诵新句,雨足分秧水,风清丽麦天”诸断句。杨

  • 谈艺珠丛

    二十七种,四十五卷。清王启原编。王启原字君豫,上海人,生卒年不详。王启原学术、诗文均善长。此丛书所收为历代诗话著作。据其自序云:“盖自梁刘勰有明诗之篇,钟荣品诗遂详派别,唐人好言类格,而表圣之品,犹能

  • 南野堂诗集

    七卷。首一卷。清吴文溥(1738-?)撰。吴文溥,字博如,另号甚多,有淡川、瓜牛舌,小芙蓉山人,苍玉道人等。槜李(今浙江嘉兴)人。其人仕途淹蹇,四十六岁时,逢乾隆六度南巡、曾诏试,献四言诗九章,不久放

  • 钦定国子监志

    六十二卷。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国子监祭酒陆宗楷等奉敕撰。陆宗楷,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国子监遗失书籍而降职。陆氏曾辑《太学志》进呈,该书所述沿革故实载

  • 苏平仲集

    十六卷。明苏伯衡(约1338-?)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