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清王敬之(生卒年不详)撰。王敬之字宽甫,号枕善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增贡生,官户部主事。此书为考订经史、诗文及音韵训诂之文。自谓“闲有所见,未敢自信,聊录备忘,不为次叙,不足次叙也,他日附益
二十卷。近人王闿运撰。王闿运有《尚书今古文注》已著录。王闿运在学术研究上主张经世致用,治经以今文为主,然亦不废古文。笺证颇多发明创新之论。如其释《王风·丘中有麻》篇为思郑桓武之贤,诚为有据。然其中也有
一卷。宋赵崇绚(生卒年不详)撰。赵崇绚字元素。据《宋史》宗室世系表,可能是简王元份的第八世孙。其父赵汝适,曾编写了《诸蕃志》。书前作者自称汴人,意为不忘其本。本书为作者杂采古事,偶然记录,编辑而成。其
五卷。清傅米石(约1728年前后在世)撰。傅米石,字立允,山东巨野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工古文。本集计文二卷,诗二卷,杂记一卷。集前有门人李包序,后有其子尔德所作家传。米石古文谨严有法度,
五卷。明崔铣(1478-1541)撰。铣字仲凫,一字子钟,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南京吏部主事,世宗时擢南京国子监祭酒,至南京礼部右侍郎。著有《文苑春秋》、《后渠庸言》
一卷。清代程鸿诏(生卒年不详)撰。程鸿诏字伯敷,大兴(今属北京境内)人。道光举人,官至江苏侯补知府,著有《有恒心斋文集》。此书成于道光戊甲春(1848),是作者整理往日游历笔记并重新编定抄写而成。因作
二十卷,诗集八卷。明余寅(1519-1595)撰。余寅,字僧杲,鄞(今浙江宁波市)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余寅著有《同姓名录》、《吴越游稿》、《乙未私志》。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
一卷,附录一卷。明潘府(生卒年不详)撰。潘府,字孔修,号南山,上虞(今属浙江)人。成化末进士,官至太常寺卿。晚年布衣蔬食,以发明经传为事。《明史·儒林传》有传。该书认为《孝经》都是孔子之语,不应强分经
四卷,续一卷。清朱士端撰。士端字铨甫,江苏宝应县人,道光元年举人。士端曾住在王引之家,得亲炙其父念孙,饱闻王氏父子之论,故于声音训诂之学,俱有心得。此书大旨与《经义述闻》相近,而精则不及。如释《诗·载
一卷。清林春溥(详见《春秋经传比事》)撰。林氏以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弟子相随,考事征年,相因互见,非合证不明,于是据《史记》有关记载,列表说明孔子弟子。其姓名见于《论语》者,则附于后。又参考《春秋》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