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文尚书证讹

古文尚书证讹

十一卷。宋王应麟撰集,清李调元校刊。本书为王应麟原著,一向没有刻本刊行于世,李调元恐其日久湮没,因此校定刊行之。汉代郑玄对于五经皆有注解,汉魏以来,皆立于学官。然唐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则《易》用王弼注,《尚书》用孔安国注,而六经郑玄之注遂亡。宋王应麟遍集群书,辑录郑氏《易》一卷、《古文尚书》十一卷,以补其缺,使二经郑注得以复其旧观。不过郑氏《尚书》只存写本,且讹误较多,李调元便取原本校勘,又参考诸书,改正不少讹误,增补了一些遗漏,使之趋于完善。李氏校刊后,仍照王氏辑本之卷帙篇目,李氏之订正文字,则另以校字小书单列于各条之后,总称“证讹”,收名仍称《郑氏古文尚书》,为后人研究《古文尚书》,作出了一定贡献。本书有函海本行于世。

猜你喜欢

  • 易理寻源

    三卷。清张步骞撰。作者认为“阴阳之理蕴于河图。故羲之画卦,本于河图”,故“说易必溯源于河图而后可。”全书分三卷。卷一论易例本于河图,共十九则。如九六、大小、内外、中正、往来、吉凶、承乘、比应、君子小人

  • 志铭广例

    二卷。梁玉绳撰。梁玉绳,字曜北,浙江钱塘人。有《史记志疑》三十六卷等著作。本书系为补正王行、黄宗羲二人之书而作(黄氏曾著《金石要例》)。共录碑刻体式65例,书法23例。他在书中说,凡墓前立石,曰碑、曰

  • 韩文杜律

    二卷。明郭正域(1554-1612)编。郭正域字美命,号明龙,江夏(湖北武汉)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编修,官累礼部侍郎。著有《批点考工记》。是编选录韩愈文一卷,杜甫七言律诗一卷,各为之评点

  • 韵汇

    五卷。题清朱彝尊辑、鄞县沈道宽编次。沈氏序云:秀水朱竹垞先生得宋椠《广韵》,以为天之未丧斯文。夫《广韵》非古韵也,然由是而适于古,犹有门径可寻。自平水刘氏并为一百七部,分所不必分,合所不可合,而韵学昧

  • 石泉县志

    十卷,清赵德林修,张沆纂。赵德林字小山,华阴人,拔贡,曾任石泉县知县。张沉字槎仙,成都人,举人,石泉县训导。石泉县志,创修于康熙年间县令田邰茁,然仅十四页。县令林逢春续之,仍未成书。乾隆二十三年(17

  • 癸巳类稿

    十五卷。清俞正燮(1775-1840)撰,俞正燮字理初,安徽黟县人。道光举人。晚年主讲江宁惜阴书院。学识渊博,精通诸子百家,长于考据。本书因辑成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故题为《癸巳类稿》。此书

  • 张忠烈公年谱

    ①一卷。编者不详。谱主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奉鲁王监国,官至兵部尚书。永历十三年(16

  • 集古今佛道论衡

    四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集古今佛道论衡》一书,是道宣晚年作品,唐龙朔元年(661)于京师西明寺实录至麟德元年(664)最后完成。自佛教传入以来,道教人士时有异议,

  • 水浒后传

    四十回。明陈忱(约1590-1670)撰。陈忱字遐心,号雁宕山樵,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他一生穷困潦倒,但又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身历明代亡国之痛,不甘心做大清王朝的顺民,经常与顾炎武、

  • 箧存诗稿

    三卷。《静香阁诗草》一卷。清儒瑞璇(1702-1732)撰。儒瑞璇字玉英,江苏宿迁人,善生儒绍瓒之女,宜兴徐起泰之妻。清代杰出诗人。《箧存诗稿》道光十年(1830)刊本,书前有瞿源、朱桓所作序言,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