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即墨县志

即墨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清尤淑孝修,李元正纂。尤淑孝字孟仁,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举人出身,乾隆十九年(1754)任即墨知县。李元正,邑人。尤淑孝到任后,周览疆域,博考庶政。因索邑乘参阅,见其断简残篇,莫辨鲁鱼。急与邑中绅士商讨,重修县志。不久因政务烦冗,未修成其志,过了十年,设局改志,参校厘订,正讹辨错、删繁就简,历五月而新志成。《即墨县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此志乃取诸家志稿,承袭旧志体例而作。其中疆域、沿革、赋役、人物,极为精核简括,较前志加详。其可称之处有三:一是自秦汉以来,事与人有关即墨者,概不遗。二是在人物的取舍方面,提出了“人物盖棺后定,今以殁后三十年为准”;三是在艺文方面,提出:“切关墨邑事或有关国计民生者录之。”对赠答、风云月露类诗文则一律不录。总览全书,其史料翔实,取材详略得当,较康熙旧志,大有进步。②十二卷,首一卷。清林溥修,周翕鐄纂。林溥,扬州人,进士出身,同治七年(1868)任即墨县知县。周翕鐄,邑人。考《即墨县志》,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尤淑孝重修后,距其时又一百三十余年,未尝续修。林溥莅任后,正值社会安定,取旧志阅之,仍残缺不全。林溥慨然立志重修。翌年得周翕鐄所辑邑志正误稿,见其征引博赡,遂延邑中绅衿,分任采辑,体制仍沿袭旧志,细目亦不改,而略有增损,于前志之阙者补之,误者正之,漏者增之,复者删之,格于例而未入者,考而载之,得诸闻而异辞者,辨而存之。历数月稿成,同治十二年(1873)付梓。《即墨县志》同治十二年刻本。全书十二卷首一卷,分十二门,七十一目,为:卷一方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学校志;卷四武备志;卷五赋役志;卷六职官志;卷八名宦志;卷九人物志;卷十艺文志;卷十一大事志;卷十二杂稽志。卷首有序、凡例和图十三幅。此志内容丰富,体例完备,略古详今。其可称之处有一,即在书中每重要条款下,皆加以按语评论考证,或辨旧志之误,或正传闻之讹,有裨史事。

猜你喜欢

  • 孝经刊误辩说

    一卷。清倪上述撰。倪上述,河北乐亭(今乐亭)人。是书首有自序,末附后记。倪上述认为,《孝经刊误》一书,经文必出朱子之所定,然辞说之间已不能尽得其旨。至传十四章,则多所割裂,以致脉络不清。其间驳议与删除

  • 岳雪楼诗存

    四卷。清孔继勋(?-1842)撰。孔继勋字炽廷,广东南海人。他青年时即以诗名,嘉庆戊寅乡荐七试礼闱,道光癸巳捷南宫入词馆,曾受请襄办军务,亦曾南北往来十余载,其间多有吟咏,但不肯自留其稿。道光乙酉筑岳

  • 藻轩闲录补续词丛类采

    八卷。明林瀌(生卒年不详)撰。林瀌字元盛,福卅(今属福建省)人。官广东三水、龙门二县教谕。官终于昌化县知县。其书成于万历三十八年。书杂采古书之词编辑而成。全书分一百六十门。十分繁杂。似为龙门诸生而作。

  • 毛诗重言

    一卷。清王筠撰。王筠字翚山,山东安丘人。清代著名文字学家。生平详见“说文释例”。是书分上、中、下三篇。上、中两篇辑录《毛诗》重言词,下篇辑录多为附音词,凡五百六十一言。内容体例与《叠雅》相类,注释简明

  • 吏部铨选则例

    二十一卷。清锡珍等奉敕修。锡珍(?-1889),姓额尔德特氏,字席卿,蒙古镶黄旗人。同治进士,光绪时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同治初年,时任户部右侍郎的锡珍,鉴于《吏部铨选则例》自道光二十三年(1843

  • 春秋讲义衷

    十二卷。清团维墉撰。维墉字雉高,号椒灯,又号蕉墩,仪征(今江苏仪征)人。该书是作者研究《春秋》之作,辑录前人之说,进行折衷,不专主一家之言。该书有清嘉庆壬申(1812)刊本。

  • 秬山稿

    一卷。明田顼(约1531年前后在世)撰。田顼,字太素,龙溪(今福建龙海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历迁礼部郎中,出湖广学政,辟濂溪书院,后除贵州提学副使。著有《秬山稿》。是集前半卷为杂文,后半

  • 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

    二十卷。清李贻德(1783-1832)撰。贻德字天彝,号次白,一号杏村,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著名学者。嘉庆戊寅举人,善小学,省试出高邮王引之之门,学行为王氏所深器。著作除本书外,尚有《周礼剩义》

  • 巷伯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太甚!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适与谋。缉缉翩翩,谋欲谮人。慎尔言也,谓尔不信。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

  • 孙子参同

    五卷。明李贽(详见《九正易因》)撰。《四库提要》云:“此本不知何人所辑,前有《凡例》,又有万历庚申吴兴松筠馆主人序,亦不署姓名。”然王重民氏据书中梅国桢序谓是书为李贽撰(《中国善本书提要》)。今从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