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半农春秋说

半农春秋说

十二卷。清惠士奇(详见《半农易说》)撰。惠士奇之父惠周惕,擅长说经,力追汉儒之学。惠士奇承其家学,青出于蓝,尤精于三礼。此书以礼为纲,以《春秋》之事为目,分类排比,并节取三传附之于下,亦闻以《史记》诸书佐之。其史实多据《左传》,论断则多采《公》、《穀》。各条之后往往附辨诸儒之说,而每类之后又有总论以阐发自己的观点。其书体例大致出于宋张大亨《春秋立礼例宗》、沈棐《春秋比事》,但只分卷帙,不设子目,亦无凡例,殊难观看检索,不知张沈二家之书。然其引据考证则比二家典核。其论说旨在阐发《春秋》之义,但大抵不出旧说窠臼,《四库提要》誉之持平,实则平庸。其间亦有发前人之未发者,如其云:“《春秋》之例,凡列国臣子弑其君则直书弑,非其臣及其子亦非其国则书戕。鲁四君弑,一君戕,皆不书于册。……人皆知《春秋》尊宗周,莫知《春秋》尊宗国,《春秋》以鲁为列国之宗而尊之,故《孟子》曰:‘《春秋》天子之事也。’董仲舒亦谓“春秋”有王鲁之文。……是以孔子独尊之,以为至尊无弑道,故不书弑而书薨,不地,亦不葬,至尊之体当然。”但以今观之,则亦属臆度之词,至于其书于灾异之类,反复辨诘,务申董仲舒《春秋》阴阳、刘向、刘歆《洪范》五行之说,《四库提要》己讥其过信汉儒、物而不化。现存乾隆十四吴氏璜川书屋刻本、阮刻《经解》本、《经学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西河

    花貌年年溺水滨,俗传河伯娶生人。自从明宰投巫后,直到如今鬼不神。

  • ■隐集

    四卷。明程本立(?-1402)撰。程本立,字原道,号隐,浙江桐乡人。洪武九年(1376),以明经荐为秦王府引礼舍人,以母忧去。复补周府礼官,坐累谪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历官至右佥都御史,调江西按察

  • 史通训故补

    二十卷,清黄叔琳撰。黄叔琳,生卒年不详。致力于经史著述,著有《研北易钞》,《史通训故补》。《史通训故补》一书主要是补充王维俭的《史通训故》之不足,此书与浦起龙的《史通通释》几乎同时成书。浦起龙的《通释

  • 何水部集

    一卷。梁何逊(?-约527)撰。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文章与刘孝绰并称,世谓之“何、刘”。范云见其对策,大加称道,因结忘年交。自是一文一咏,云辄嗟尝。沈约亦

  • 考工记车制图解

    二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一字伯梁,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仪征(今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历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著有《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学海堂经解》、《

  • 丰阳人文纪略

    十卷。清聂芳声(生卒年不详)撰。聂芳声,字晦之,永丰(今属江西)人。此编所录为从宋至明籍隶永丰的文人之作。分类编次,然所录宋元人之作不过十余,余者皆为明人的作品。《四库全书》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 宪世编

    六卷。明唐鹤征(1538-1619)撰。唐鹤征字文卿,号凝庵,武进(江苏常州)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南京太常等职。后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他自九流百家,天

  • 谢文庄公集

    六卷。明谢一夔(约1460年前后在世)撰。一夔字大韶,又字襄虞。江西新建人。生卒不详。天顺四年(1460)一甲第一人。授翰林修撰,升左春坊左谕德,进翰林院学士、礼部右侍郎、工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此编

  • 绝句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 易解拾遗

    七卷。附《周易句读读本》二卷。清周世金撰。周世金字仲兰,衡山人。此书成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大旨以数讲易。卷一、卷二推衍河图、洛书、先天、后天之说,追求拔奇于旧说之外。卷三、卷四、卷五为观玩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