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化书

化书

又名《齐丘子》、《谭子化书》,六卷。南唐谭峭(生卒年不详)撰。谭峭字景升,五代泉州(今属福建)人。早年爱好诸子、黄老之学,不求仕禄功名,后出游终南山,并遍历名山,不复归故里。师事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又叫“休粮”,指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术)养气之术。其言行举止与常人不同,在云游时以酗酒为乐,夏天穿皮袄,冬天著单衫,并作诗说:“线作长江扇作天,鞋抛向海东边。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柱杖前。”故被视为疯狂。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平民百姓中,对因社会动乱所造成的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深感愤懑,曾著《化书》来表述自己的见解。此书包括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六卷。《化书》的特点是强调一切皆化的思想。其最高范畴也是“道”,他认为“道”在分化中产生万物,摈弃静生万物的主张。《化书》是以道家的寡欲无为和儒家的仁政德治相结合,阐述的是社会进化的观点。《化书》除收入《道藏》七百二十四册外,另有明万历(1573-1619年)年间《宝颜堂秘笈》本,清嘉庆(1796-1820年)年间《墨海金壶》本等。另外还有《唐宋丛书》本,《珠丛别录》本,《百名家书》本。明初代王府刊本,又弘治甲子刘氏刊本,申氏本,又嘉靖戊戌周藩刊本。蒋孟苹藏宋刊本,《说郛》本,《广秘笈》本。《古今逸史》本,《格致丛书》本,《续道藏》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孔子世家补

    十二卷。宋欧阳士秀撰。欧阳士秀,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成于宋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主要是据《皇极经世》以驳《史记·孔子世家》之误。其自序云:“虑夫事之精粗、隐显、大小、本

  • 华氏文献表

    不分卷。清华孳亨(生卒年不详)编纂。孳亨,江苏无锡人。该书记无锡华氏一家。华氏为江南望族,至明中叶最为昌盛,名宦理学,代不乏人。清初则有殉节与高蹈不仕者,著书亦甚多。书列五格,首讳号,次科第官爵,次品

  • 史记评注

    十二卷。清牛运震撰。牛运震,山东滋洋县人,号真谷。《史记评注》卷一卷二为本纪,卷三为表,卷四为书,卷五、六为世家,卷七至十二为列传。共十二卷。所评注,多摘篇中要旨,如评楚汉之争,非此战,则项羽不亡。又

  • 刘氏切韵指掌

    二卷。刘廷遴编。廷遴字幼哲,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县)人。卷首有赵汝涌、谢鸿宾序文。刘氏在“凡例”中说:“本编系遵《等韵》(宋人作)、两《元音》(旧本唐山樊凌虚于康熙朝著,剔弊本繁阳赵丹宸于嘉庆中叶著)、

  • 云左山房诗钞

    八卷。《诗余》一卷。清林则徐(1785-1850)撰。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十六年进士,官两广总督。曾与龚自珍、魏源等同倡经世之学。是鸦片战争时禁烟派代表人

  • 德阳县新志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裴显忠纂修。裴显忠,曾任德阳县知县。此篇继吴志而作,相距只二十五年。盖裴氏任县令六年,以身之所经历,耳目之所见闻,取前志删繁订误,以续以补,不相沿袭,故别于旧志曰新。其门类则斟酌

  • 辟毛先声

    四卷,附录一卷。清蒋元(生卒年不详)撰。蒋元字大始,浙江乍浦(今平湖县)人,少时经商,后补诸生,卒年六十余。蒋元研读《近思录》有得,于是大量阅览先儒著作,辨析异同,折衷于朱熹。笃信张履祥之说,认为程朱

  • 乔氏易俟

    十八卷。清乔莱(1642-1694)撰。乔莱字石林,江苏宝应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内阁中书。十八年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曾典广西乡试,参与《明史》纂修。康熙二十年(1687)罢官归里,后召还

  • 启秀事略

    一卷。清末颜札氏撰。按启秀,库拉雅氏,满洲正白旗人,道光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庇护义和团,伏诛。该书即其继妻颜札氏所记。现存光绪刊本。

  • 武进阳湖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王其淦、吴康寿修,汤成烈等纂。王其淦,字筱霞,江西庐陵人,清廪贡生。同治三年(1864)六月任金坛知县,五年二月任武进知县,光绪二年回任金坛,四年调任阳湖知县,六年复任武进知县,于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