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初学记

初学记

三十卷。唐徐坚(659-729)等撰。徐坚字元固,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人。少好学,通览经史。中宗时,任礼部侍郎、修文馆学士。睿宗时,迁黄门侍郎,封东海郡公。玄宗时,任集贤院学士,位至光禄大夫。学识渊博,与父徐齐聃以文学著称。《全唐诗》录诗九首,《全唐文》录文六篇。唐开元中徐坚、韦述、佘钦、施敬本、张烜、李锐、孙季良等奉玄宗之命编撰《初学记》一书。此书择取于六经诸子百家之言、历代诗赋及唐初诸家作品。编撰此书的目的为玄宗诸皇子作文时查检事类、辞藻之用。因为内容便于初学,所以书名曰《初学记》。全书三十卷,共分天、岁时、地、州郡、帝王、中宫、储宫、帝戚、职官、礼、乐、人、政理、文、武、道释、居处、器物、服食、宝器、果木、兽、鸟二十三部,每部下分列若干子目,计三百一十三子目。每一子目内均分“叙事”、“事对”、“诗文”三部分。“叙事”,是对本部类的概括说明,虽杂取群书,但次第若相连属。“事对”,是将有关资料熔铸成对偶词句,并于句下引出原文,注明出处。最后是“诗文”,摘引古诗文片断,采至初唐。内容精审,去取谨严,正文皆单行,注用双行小字。例如:卷四,“寒食”第五,首先择列有关寒食的传说和民间风俗的材料,并加说明辨正。之后是“事对”,从所叙魏武帝令周举书《明罚令》,改变“一月寒食、莫敢烟爨”的故事中,概括出对偶词句:“一月寒食、三日断火。”最后诗文部分附李崇嗣、宋之问、沈佺期等描写寒食的诗。这一体例大致与其他类书相同。但“地部”五岳之外,又载终南山;四渎之外,载洛水、渭水、泾水;又骊山,汤泉、昆明池别出二条。内容编排也有与其他类书独殊之处。《四库全书总目》云:“于诸臣附前代后,于太宗御制则升冠前代之首。较《玉台新咏》以梁武帝诗杂置诸臣之中者,亦特有体例。其所采摭,皆隋以前古书,而去取谨严,多可应用。在唐人类书中博不及《艺文类聚》,而精则胜之。若《北堂书钞》及《六帖》,则出此书下远矣。”此书实用价值较高,其内容广搜博取,书中保存了许多有关历史、地理、民情风俗等方面的材料,可资采录和考证,也可以利用它校勘古籍或搜集佚文。关于此书的撰者,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提出应属张说。《四库提要辨证》云:“此书本是张说奉敕撰集,说总其成。而徐坚以下分修耳。《新唐志》所言,正合当日情事。晁公武之言,殊欠分晓。《提要》翻据之以驳《新志》,误矣。”又云:“张说以宰相知集贤院事。为学士之首。故玄宗欲撰《初学记》,独降敕与说。盖凡集贤诸学士有所撰述,皆说总领其事,又不独《初学记》一书为然。玄宗《事类》,亦是张说奉敕,徐坚等分修。《提要》狃于《初学记》,不题张说之名,必以《事类》为说撰,《初学记》为坚撰。正坐不知当时制度耳。”此书版本较多。明嘉靖十年(1531)安国桂坡馆刊本,明嘉靖十三年(1534)晋藩刊本,明万历十一年(1583)徐守铭宁寿堂复宋刊本。清乾隆年间内府刊《古香斋袖珍本丛书》本。清光绪十四年(1888)安康黄氏蕴石斋刊本,附有清黄如焜撰校勘记。《四库全书》本。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司义祖的点校本,是目前较好的版本。1979年又重印。查阅此书,可利用许逸民编的《初学记索引》,附笔划检字表,使用较方便。

猜你喜欢

  • 普济玉林国师语录

    一卷。明代释通琇(1614-1675)等人编。通琇,明末清初禅宗僧人。俗姓杨,字玉林。江阴(今江苏省境内)人。十九岁从馨山圆修出家受具足戒,后从嗣法,传临济宗学。曾住浙江省的武康报恩寺,顺治十五年(1

  • 章氏遗书

    三十卷。《外编》十八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校记》一卷。清章学诚(1738-1801)撰。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

  • 志壑堂诗

    十五卷。清唐梦赉(1627-1698)撰。唐梦赉,字济武,号豹岩、岚亭。淄川(今山东淄博)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后因上疏言事,获罪罢官。归居田园后,寄情山水,栖心禅悦,交朋结友,

  • 娱亲雅言

    六卷。清严元照(1773-1817)撰。元照字修能,号九能(一作久能),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经学家。诸生。治经史务实学,熟于《尔雅》,为诂经精舍高材生,深得阮元、朱珪赏识。曾尽卖所有书,得钱二十六

  • 三坟

    无卷数。明范钦订。范钦字尧卿,一字安卿,号东明,嘉靖时人,官至兵部右侍郎,著有《天一阁集》。《三坟》一名见于《春秋左传》及伪孔安国《尚书序》中,《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不录。据刘熙《释名》、

  • 燹余吟稿

    十二卷。清张经赞(约1852前后在世)撰。张经赞字南皆。湖南武冈人,生卒年未详。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署广东龙门、新兴等县知县。宦粤省三十余年。本编共诗十二卷。原名《守舟山房诗钞》。卷二有《从军

  • 孤儿编

    三卷。清汪喜孙撰。喜孙字孟慈,后改名喜荀,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官至怀庆知府。喜孙传家学,长于考据,此编乃述其父汪中学行之作,因喜孙生九岁而中殁,故谓之《孤儿编》。汪中(1744-1794)字

  • 温公易说

    六卷。司马光(1019~1086)撰。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封温国公,故后世称为司马温公。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尚书左

  • 曙海楼帖

    四卷。清王寿康刻刘墉之书。刘墉(1719~1804)为清代著名书家。字崇和,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工书,尤长于小楷,书风用墨厚重,貌丰骨劲。此帖于道光十五年(1835)刻成,兵燹后石损大

  • 三国志演义

    见《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