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击壤集

击壤集

二十卷。宋邵雍(1011-1077)撰。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迁居共城(今河北辉县)。一生未仕,以操行学识为世人敬慕。三十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百源上,人称“百源先生”。时共城县令李之才,闻之好学,曾至其家,授之以“先天”、“象数”之学。名士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在洛阳亦常与之游,并买园筑宅,供他自己耕种,以足衣食。嘉祐时,屡授其官,他均称疾不就。卒后十余年,赐谥康节,故亦称“康节先生”。邵雍是宋初理学代表人物,程颢、程颐均受其影响。他无书不读,刻苦力学,晚年绝意世事,不复以文字为长,精心潜研易数。著有《皇极经世》。此集为作者自编诗集。卷首有治平三年(1066)自序,末附刑恕元祐六年(1091)序。邵雍作诗不拘声律,不事雕琢,脱于诗法之外,风格平实。明人朱国桢《涌幢小品》称:“佛语衍为寒山诗,儒语衍为《击壤集》”,即指此。此集全名为《伊川击壤集》《击壤集》二十卷另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有明翻成化刻本,亦有隆庆元年(1567)刻本(八卷),万历二十九年(1601)刻本,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

猜你喜欢

  • 王文正公遗事

    一卷。宋王素(1007-1073)撰。王素字仲仪,莘县(今属山东)人。王旦之子。举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本书记述其父王旦遗事。王旦谥文正,故名。真宗时,王旦任宰相,对真宗搞封禅、“天书”等活动从不反对,

  • 秦代初平南越考

    无卷数。法国鄂庐梭(L,Aurouseaw)撰。此书对古南越之地域、秦征南越及以后的情况进行了考证,考证详明,有补前人研究之不足。古南越之地,东起东殴。(今属浙江),西抵交趾(今属越南),赵佗立国统称

  • 历仕录

    一卷。明王之垣撰。之垣号见峰,新城(今属河北)人。生卒不详。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该书是一部个人传记性质的著作,主要记载作者居官间的行事,自荆州府推官始,历御史、给事中、太仆寺

  • 王忠慤公遗墨

    一卷。王国维(1877-1927)撰。日本神田信畅辑录。1927年王氏投水死亡后,讣闻传至日本,日本京都浪华博文堂主人邀王国维生前友人神田信畅,编印了王氏遗墨二十种。此书首列王国维遗像遗书,次列《颐和

  • 焦山古鼎考

    一卷。清张潮(1650-?)辑。张潮,字山来,号心斋,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曾以岁贡生官至翰林孔目。能词。以刊刻丛书知名当时。除编有《焦山古鼎考》外,还编有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刻有《昭代丛书》、《

  • 戒庵漫笔

    八卷。明李诩(1505-1593)撰。李诩,字厚德,号戒庵老人,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李诩少为诸生,屡试不第,一生坎坷,年八十余岁而卒。生平著作不多,其中《世德堂吟稿》、《名山大川记》诸书皆已亡佚

  • 无为集

    十五卷。宋杨杰(约1073前后在世)撰。杨杰,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无为军(今安徽安庆)人。生卒年不详。嘉祐四年(1059)进士。元丰中,历官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后拜官两江提点刑狱。卒于官。杨杰与欧阳

  • 义门题跋

    一卷。清何焯撰。何焯(1661-1722),初字润干,更字屺瞻,号茶仙,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清初校勘家。康熙时召直南书房,赐翰林。藏书数万卷,多宋元旧刻,参稽互证,于其真伪是非,皆有题识,著有《义门

  • 老圃良言

    一卷。清巢鸣盛(生卒年不详)撰。巢鸣盛,字端明,号崆峒,止庵,浙江嘉兴人,崇祯年间中举人,明亡后归隐。《老圃良言》是巢明盛依邻人老圃所讲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实验取得效果后,将平时记录整理成的一本农学著作

  • 苏诗摘律

    六卷。旧本题刘宏集注。刘宏生卒年、事迹均不可考,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据书中所题,刘宏曾任长垣县知县。本书共六卷。集中之诗,皆为摘自苏轼集中之七言律诗,刘宏自注亦附诗下。因其才学有限,故所注潦草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