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典要

五经典要

五卷,目录一卷。又名《五经典要注释》。清袁壮行、袁时行撰。壮行字叔达,时行字与偕,东官(今广东东莞)人,经学家。二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五经典要》以《周易》、《尚书》、《毛诗》、《春秋》合《左传》、《礼记》各成一卷,《目录》一卷。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概括经学要义,以“栉句为纲”、“拈字作目”、“截上下以对峙”、“联首尾而贯珠”等方式摘采《五经》及《左传》的精要语句来概括经学要义;另一部分是汇集诸家注经之说,阐明经旨,剖析字义。张朝绅为此书作《序》称“袁子叔达穷经有年,乃于《五经》所载足为艺苑膏腴者,不惮搜罗,摘采而编录之,各加笺注,经旨详明,字义剖析……其详而核,简而该,足为考古捷径”。此书属于类书,不是作者的注经之作。有康熙二十九年(1690)刊本。

猜你喜欢

  • 两汉解疑

    二卷,明唐顺之撰。唐顺之(1507-1560)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字应德。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第一。唐顺之与总督胡宗宪合作抗击倭寇有功,升为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唐顺之精通天文、地理、兵法、数

  • 甬东山人稿

    七卷。明吕时(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吕时,一名时臣,字仲文,浙江鄞县(今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吕时曾游历齐梁燕赵故国,曾寄食于衡王、沈王诸邸,当时谓之山人。时年六十,即治生圹于句章之夕阳里。自撰墓

  • 元史续编

    十六卷。明胡粹中撰。粹中名由,以字行。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永乐中为楚王府右长史,博通经史。粹中病明初修《元史》详于世祖以前攻战之事,而略于成宗以下治平之迹,因撰此书。全书为编年体,起自世祖至元十三年

  • 礼经质疑

    一卷。清杭世骏(详见《续礼记集说》条)撰。杭氏《续礼记集说·自序》馆中同事,“与修《三礼》,日与同馆往复商榷,录为《质疑》一编,附于各条之末”。据此书原本附于《集说》之中,各条的末尾。后单独编刻合聚为

  • 临川文献

    八卷。清胡亦堂(生卒年不详)编。胡亦堂,字二齐,慈溪(今浙江绍兴市)人,顺治八年(1651年)举人,官临川知县,后行取主事。著有《临川文献》。此集所选均为临川一县之文。宋有晏殊、晏几道、王安石三人,明

  • 半塘丙丁戊稿

    三卷。清王鹏运(1849-1904)撰。鹏运字佑遐、幼霞,自号半塘老人,晚号鹜翁。广西临桂(今桂林)人。清末诗人。同治举人,官至礼部给事中。居任敢于言事。其词风“导源碧山,后历稼轩、梦窗,以还清真之浑

  • 增定玉壶冰

    二卷。明闵元衢(详见《罗江东外纪》条)编。起初,都穆采古来高逸之事,撰成一书,题名为《玉壶冰》,经宁波张孺愿稍加删补,改题为《广玉壶冰》。闵元衢仍感未尽,仍又增定此编。共二卷,卷一为纪事,卷二为纪言。

  • 幼学切音便读

    一卷。不著撰人姓氏,附刊于《切音捷诀》之后,详见“切音捷诀”。

  • 松门稿

    八卷。明王庭譔(1552-1600)撰。王庭譔字敬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修撰。著有《松门稿》。是集凡八卷。前有冯琦序。因譔年未四十而没,诗文皆未成就。故冯琦序

  • 遍地锦传奇

    二卷。明姚子翼(约1628年前后在世)撰。子翼字襄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平不详。此剧清支丰宜《曲目表》著录,其它各家书录无记载。今此本二卷,二十二出,剧演赵襄事。赵襄浑名遍地锦,幼失双亲,与老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