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经考异

九经考异

十二卷,《逸语》一卷,一本作九卷。明周应宾(生卒年不详)撰。应宾字嘉甫,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穆。浙江鄞县人。此书考证九经异文,九经者指《四书》、《五经》。作者收集九经文字与《说文》相异者,旁采《史记》、《汉书》以及唐宋诸儒对有关经文的论撰,又以陈士元《五经异文》为蓝本予以扩充,汇编成《九经考异》一书。顾炎武《日知录》说,“明自永乐中命儒臣纂修《四书五经大全》,颁之学宫,经学之废,实自此始”,又说“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说亡,故有明一代,说经之书无甚可观”。但此书则独具条理,不蔓不枝,甚有见地。例如考证《鲁诗世学》为嘉靖间丰坊私撰,而晚明却有刻鲁本《诗说》者,体制与《毛诗》相类,言说是鲁人中培所著,但具体解说却与丰氏完全相同,只是篇目序次稍有出入而已。据《汉书·艺文志》有《鲁说》二十八卷,一则与今本《诗说》卷数不合,二则唐人说鲁诗已亡,安得复有此书。所以作者考定该种《诗说》实为依仿丰道生之书而作,假托于古。这种不为伪书所惑的认识,在明儒中尤为难得。有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序刊本和两淮马裕家藏本(均为十二卷本)以及旧抄本(九卷本),《四库提要》亦著录此书十二卷,《逸语》一卷。

猜你喜欢

  • 碧里杂存

    一卷。明董谷撰。董谷,字顾甫,海宁人。生卒年均不详。官安义、汉阳二县知县。为人为政廉静不苛。自号碧里山樵,又曰汉阳归叟。著有《续澉浦志》等。《碧里杂存》是杂纪琐闻的笔记小说,写的多是齐东方面的事。节中

  • 逸孟子

    ①一卷。清李调元(1734-1820)辑。调元字羹堂,号雨村,绵州(今四川绵阳)人。乾隆进士,官至直隶通水道。调元博学多文,藏书极富,凡经史百家,稗官杂说,都有撰述。又辑刊《函海》,至数百种。此书一卷

  • 彰明县志

    五十七卷首二卷,清朱铁梅原本,何庆恩修,李朝栋纂。何庆恩,字恺棠,广西灌阳人,举人,曾任彰明县知县。李朝栋,陇西人,拔贡。彰明志略,创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陈献可,共十卷,分类五十,计一百二十一篇

  • 离骚经订注

    一卷。明赵南星(1550-1627)撰。赵南星,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高邑(今河北高邑)人。万历进士,为人耿直敢谏,官至吏部尚书。崇祯初谥忠毅。著有《史韵》、《学庸正说》、《离骚经订注》。书前

  • 窥天外乘

    一卷。明王世懋(详见《经子臆解》条)撰。此书为王世懋诸多著述之中较有价值的一部书。专论明代掌故、故事,中间参以作者之论断。许多记载持论公正,足资参考。尤其是关于明代掌故之记载与辨疑,较有价值。此书体例

  • 魏石经考

    ① 二卷(广仓学宭丛书本)。王国维(1877-1927)撰。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早年研究西方哲学,后又攻治经史,潜心古文字研究,故能集

  • 读易私言

    一卷。元许衡(1209-1281)撰。许衡字平仲,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幼家贫嗜学,从姚枢得伊洛程氏及新安朱氏之书。宋宝祐二年(1254年),元世祖召为京兆提学。中统元年(1260年),世祖即

  • 杏庭摘稿

    一卷。元洪焱祖(1262-?)撰。焱祖,字潜夫。歙县(今属安徽)人。自儒官起家,四转而为遂昌主簿,后以休宁县尹致其仕。此集为其子浦江尉在所编。因焱祖居处有银杏树、大百围,并以杏亭自号,遂以名集。《四库

  • 词旨

    一卷。元陆友仁撰。陆友仁字辅之,自号研北生,吴郡人。生卒年均不详。其父为布商,友仁独攻于学,博极群书。柯九思荐之,未及用,归卒。著有《吴中旧事》(已著录)、《词旨》、《砚史》等,本书前有陆友仁自序,序

  • 山东通志

    ①四十卷。明陆钺等纂修。陆钺字举之,号少石子,浙江鄞县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湖广按察佥事、山东提学副使。著有《贤识录》、《少石集》等。嘉靖十一年,陆钺视学山东,山东巡抚袁宗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