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乐轩集

乐轩集

八卷。宋陈藻(约1509年前后在世)撰。陈藻,字元洁,号乐轩,福清(今福建福清县)人。生卒年不详。曾师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闭门授徒,不足自给,至浮游江湖,崎岖岭海。归买田数亩,又为人夺去。曾筑室曰“乐轩”因以为号。其诗颇涉粗率,而真朴之处实能自抒情怀。如《送年》:“一味清贫好送年,堪嗟柴炭买无钱。生涯幸与干戈远,不管天明听雨眠。”即可见一斑。其文也注重锻炼字句,不作奔放闳肆之作,与林光朝风格相近。虽其蹊径太僻,不免寒瘦之讥,但在南宋诸家中,实亦自成一派。所著《乐轩集》八卷,为其门人林希逸所编,刘克庄为之序。今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周礼集说

    十卷。宋陈友仁因无名氏书本增修。陈友仁生卒不详,字君复,浙江湖州人。宋之遗民。《周礼集说》前有陈友仁序,称其友得书于霅(今浙江吴兴),编节条理与东莱吕祖谦《读诗记》、东斋《书传》相似,名氏则未闻,故携

  • 通典

    二百卷,杜佑撰。杜佑(735-812)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唐代名相,又是著名历史学家。累世官宦,本人以门荫入仕,为郡、县佐贰官。后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淮西节度使韦元甫辟为从事,深受委

  • 魏三字石经尚书残石

    一册(玉简斋影印本)。罗振玉影印。首册印原石,次取剪装本依原石字体尺寸影印。末有宣统丁巳闰月罗氏跋。石刻为魏正始中所刻石经《尚书·君奭》残字,每字以古文、篆、隶三体书写,先为古文,次为篆、隶。合计三体

  • 成宪录

    十一卷。明佚名撰。记明太祖至英宗五朝之事。书中所载事实少而诰敕多。但所录史实,亦有足以补史传之缺者,如洪武元年(1368)二月,诏以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仍遣使诣曲阜致祭,并载太祖遣祭之谕。今本纪仍只

  • 宋四家诗

    四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所谓“四家”:一为施枢《渔隐横舟稿》,一为徐集孙《竹所吟稿》,一为林希逸《竹溪十一稿诗选》,一为敖陶《孙臞翁诗集》。不解何以取此四家,配为一集之意。殆偶得宋名贤小集之残本,编为一

  • 字学七种

    二卷。清李秘园(其生平不详)撰,张邦泰(其生平不详)校刊。是书所包七种是:分毫字辨、同音异用、误读诸字、异音骈字、误写诸字、通用诸字、一字数音。每种之前,皆冠以小序。所辨点画之讹、音义之异,大都精审,

  • 何震川先生集

    二十八卷。明何洛文(约1580前后在世)撰。何洛文,字启图,河南信阳人。生卒年未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改庶吉士。神宗即位,擢修撰,充经筵日讲官,历中允谕德侍读学士掌院事、詹事府少詹事、礼部

  • 毛诗义驳

    一卷。三国魏王肃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著录《毛诗义驳》八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毛诗杂义驳》八卷,均已佚。马国翰序云:“王肃注《毛诗》以《郑笺》有不合于毛者,因复为此书。曰《义驳》者,驳

  • 十二楼

    十二卷。清李渔(1611-约1679)撰。李渔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因戴笠泛舟以遨游四方,改名渔,号笠鸿、笠翁、笠道人,别署觉世稗官、新亭樵客、湖上笠翁。清初戏曲理论家、小说和戏曲作家。祖籍浙江

  • 坦斋文集

    二卷。明刘三吾(约1312~约1400)撰。刘三吾,名如孙,字三吾,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元末为广西儒学副提举,明洪武十八年(1385)召为左赞善,迁翰林学士。洪武末因考试不实罪被发戍边。建